一种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672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7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级压缩机,包括与原料气源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一段膜分离单元,包括与一级压缩机出口连通的进气口,一段渗余气出气口和一段渗透气出气口;二级压缩机,包括与一段膜分离单元渗余气出口连通的进气口,和二级压缩机出气口;二段膜分离单元,包括与二级压缩机出口连通的进气口,二段渗透气出气口和二段渗余气出气口,发电装置,包括与二段渗余气出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变压吸附单元,包括与一段渗透气出气口和二段渗透气出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和二氧化碳产品气出气口。本公开中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确保得到纯度超过预设阈值的CO<subgt;2</subgt;气体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CO<subgt;2</subgt;捕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碳捕获,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co2)捕集(输送)、利用和封存(行业通称ccus)是国内外公认的碳中和托底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最重要和成本占比最高的环节,直接关系到ccus全产业链的成功与否。从燃烧原理上看,不论何种碳氢化合物燃料应用于何种场合,基本上均通入空气燃烧,故燃烧后的烟道气中绝大部分为氮气(n2)、占比大于80%,二氧化碳(co2)占比在4%至15%之间,为低压低浓度碳源,是行业内碳捕集的技术难点。

2、行业内常用的二氧化碳(co2)捕集方法或技术有低温精馏法、化学溶剂吸收法、物理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法等。其中,①低温精馏法适用于中低等压力的高浓度(co2含量>80%)碳源捕集,②物理溶剂吸收法适用于高等压力的中高浓度(co2含量>30%)碳源捕集,③化学溶剂吸收法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主流技术,尤其适用于高压(压力>2.0mpa)低浓度(co2含量<20%)碳源捕集,④变压吸附法则适用于中等压力的中等浓度(co2含量>20%)碳源捕集;⑤膜分离法适用于中等压力的中低浓度(c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被配置成第一吸附塔吸附二氧化碳时,所述第二吸附塔中的二氧化碳脱吸附作为产品气输出,所述第二吸附塔吸附二氧化碳时,所述第一吸附塔中的二氧化碳脱吸附作为产品气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记为一组吸附塔,所述变压吸附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吸附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内设置有填料,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被配置成第一吸附塔吸附二氧化碳时,所述第二吸附塔中的二氧化碳脱吸附作为产品气输出,所述第二吸附塔吸附二氧化碳时,所述第一吸附塔中的二氧化碳脱吸附作为产品气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记为一组吸附塔,所述变压吸附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吸附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内设置有填料,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内的填料各自独立地选自活性炭和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1.8mm至5mm;可选地,所述硅胶的粒径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陈思锭曾禄轩王念榕王春燕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