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具体地,涉及一种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ritlecitinib tosylate)是一款新型口服靶向janus激酶3(jak3)抑制剂,可以有效地阻断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活性,这些信号分子和免疫细胞被认为是导致斑秃的原因。2023年6月23日,美国辉瑞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创新药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商品名:litfulo)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人群的严重斑秃。在斑秃治疗领域,这是fda批准的第二种靶向免疫抑制剂,也是唯一一个针对患有严重斑秃的青少年的治疗方法。2023年10月19日,中国cde官网公示,批准辉瑞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商品名:乐复诺)上市,适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患者。
2、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的化学名称为:1-{(2s,5r)-2-甲基-5-[(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哌啶-1-基}丙-2-烯-1-酮4-甲基苯-1-磺酸,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3、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式1所示化合物和三乙胺加入乙腈中搅拌,缓慢升温至70℃反应10小时,TLC监测式1所示化合物完全反应,反应毕,无需进行后处理,将反应液降温后,于0℃下加入DIPEA,再缓慢滴加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液升温至50℃~60℃反应5~7小时后,加入H2O淬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后加入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经减压浓缩后,浓缩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式1所示化合物和三乙胺加入乙腈中搅拌,缓慢升温至70℃反应10小时,tlc监测式1所示化合物完全反应,反应毕,无需进行后处理,将反应液降温后,于0℃下加入dipea,再缓慢滴加式2所示化合物,反应液升温至50℃~60℃反应5~7小时后,加入h2o淬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后加入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经减压浓缩后,浓缩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式1所示化合物与三乙胺、dipea、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1~1.3):(1.05~1.5),优选式1所示化合物与三乙胺、dipea、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在反应瓶中先后加入4m的盐酸异丙胺、0.1m的盐酸三乙醇胺,在混合溶液搅拌状态下,加入ω-转氨酶粉、磷酸吡哆醛和dmso,将反应液升温至约45℃后,滴加溶于乙醇的式3所示化合物溶液,控制ph为9.0~11.0,在42℃~60℃保温反应9-11小时,反应完毕,反应液降至室温,将反应液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加入乙酸乙酯溶解,加入饱和盐水洗涤,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浓缩物,即为式4所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ω-转氨酶粉、磷酸吡哆醛与式3所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3~0.5):(0.02~0.03):1,优选ω-转氨酶粉、磷酸吡哆醛与式3所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36:0.02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在反应瓶中加入正丁醇,再依次加入式4所示化合物、式5所示化合物和有机碱b,搅拌下缓慢升温至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少群,刘均均,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