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万富专利>正文

耕施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田间农活的集耕地、施肥和培土于一体的耕施培器,其设有一个包括犁辕1、犁头2、扶手5和犁脚14的耕地机构,还设有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8和以链条连接的传、从动齿轮11、16,施肥机构包括料斗4和滚筒27,培土机构包括位居传动轮两侧的培土耙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功能、省时省力、操作灵活和结构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耕施培器本技术涉及农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集耕地、施肥、培土于一体的耕施培器。目前,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方,由于劳动工具的落后,致使许多田间农活存在劳动强度大、工序繁琐等弊病。例如清沟农活,需要往返二次耕地才能完成;又如松土农活,先要耕地,后培土才能完成;再如简单的田间施肥农活,则一般要经过耕地、施肥、培土三道工序,有时还达不到预期施肥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弊病,提供一种耕施培器,该农具不仅能一气呵成清沟或松土或施肥农活,而且可使这些田间农活变得轻松、快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有一个包括犁辕、犁头、扶手和犁脚的耕地机构,还设有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传动机构中,包括传动轮和以链条连接的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轮和传动齿轮同步与后轴活动相连。施肥机构中,包括料斗和有槽口的施肥滚筒,料斗固定在犁辕和扶手的叉口间,滚筒和从动齿轮同步与前轴活动相连。培土机构中,包括2个培土耙,分居传动轮两侧。后轴端头由1个连杆上接扶手、由另一个连杆连接前轴端头,此前轴端头由犁脚上的支腿支撑。本技术由于配置了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因而有以下优点:其一、功能多,一机多能,既能用于清沟、松土农活,又能将耕地、松土、施肥工序融于一体完成施肥农活。其二,省时省力,工效快,减少了田间巡回耕作次数。其三,操作灵活,实用性强,可以不受牵引力源的影响和田间地域状况的限制。其四,不受肥料限制,各种肥均可以一次性施撒,减少人工多施、少施、漏施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其五,结构简单,其可拆性能更便于运输和维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倾斜状态下的俯视放大图。图3是图1中从动齿轮16、滚筒27与前轴30连接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耕地、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耕地机构中、犁辕1与犁头2背面焊连或螺栓相连;犁头2是双面犁头,其与犁脚14一端焊连,犁脚另一端与扶手5的下端头焊连或螺栓相连;犁脚是由互为反扣的V型角铁焊连而成,其两侧各焊有一根与之呈约45°的支腿15;支腿上端可制成叉头状结构。-->传动机构中,包括传动轮8和以链条13连接的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6,传动轮和传动齿轮同步与后轴24活动相连,这可以使两轮由套筒23与后轴活动相连,两齿轮的大小、齿数可制成一致。施肥机构中,包括料斗4和施肥滚筒27。料斗有盖,此盖一侧与斗身铰接,斗身固定在犁辕和扶手的叉口间,即可通过螺栓、螺母使斗身的箍架或斗身两侧的支脚与犁辕上的支脚3、扶手上的支脚19相连而成,斗底处设有托料板17,其与犁辕、扶手通过支脚以螺栓相连。滚筒27和从动齿轮16同步与前轴30活动相连,这可以使前两者通过套筒29与前轴活动相连(请见图3)。滚筒27上,设有3个均匀间隔分布的槽孔28,此槽孔比托料板17的凹面处的下料口26的槽孔小些。在下料口26的右侧孔边,设有一个前倾的挡板25,以利肥料施撒。培土机构中,设有2个培土耙9,它们分居传动轮两侧。培土耙由耙头和耙杆构成。耙头为弧面状,其与耙杆的弯头焊连或螺栓相连。耙杆另一端与前轴30(图1)或支腿15上的支脚(图2)相连,耙杆杆体上设有与之焊连的螺栓21,此螺栓通过调节架20与后轴24相连。调节架是一种呈形状的三折板结构,其竖边和横折外边上均有槽孔22,竖边槽孔套连在后轴24端头上以螺母固定,外边槽孔套连耙杆的螺栓21上并以螺母固定。调节架的作用有二个,一是通过调节竖边槽孔与后轴的位移量,可改变培土耙的培土深浅度,二是通过调节外边槽孔与耙杆螺栓的位移量,可改变培土耙的培土宽窄范围。前轴30、后轴24的安装关系是:前轴端头搁在支腿15的叉头上后,再与连杆18、培土耙9的耙杆端连接孔套连,上紧螺母。后轴端头与连杆18另一端连接孔、连杆7下端的槽孔、调节架20的竖边槽孔套连,再上紧螺母。连杆7上端由螺栓、螺母与支耳或支脚6相连,支耳或支脚6与扶手焊连。连杆7下端的槽孔的作用是,由调节此槽孔与后轴24的位移量,可改变犁头2耕地的深浅程度。为了避免传动轮8打滑,可在其轮边上设置若干个防滑齿10(图中画了10个齿)。传动轮上设有若干个(例如7个)孔12,以减轻传动轮的重量。当然,传动轮也可以由轮框、轮幅(类似自行车钢圈)和防滑齿构成。上述犁辕、犁头,扶手和传动轮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下面简述一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由一个人(强、弱劳力均可)手握扶手5,掌握前行方向,由另一个人或由牛,马等动物作牵引力源,拉住犁辕1头端上的牵引绳向前行进,于是犁头2沿着行间作物(如棉花、油菜等)中间向外翻转土壤,犁出土沟,此为耕地,同时传动轮8向前滚动,传动齿轮11带动链条13使前轴上的从动齿轮16、滚筒27同步转动,当滚筒的槽孔28与托料板12的下料口26对应时,则料斗4内的肥料下落,经犁脚14两侧面滑落至土沟内,传动轮转一圈,施肥3次,此为施肥,接着,两个培土耙9的耙头将翻转的土壤收拢盖住土沟,此为培土。整个耕地、施肥、培土工序一气呵成。如果料斗内不装肥料,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松土农活。如果料斗内不装肥料,再下掉培土耙9,或者通过调节架20抬高培土耙9,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耕地农活,也就是完成了清沟农活。为了能便于抬高培土耙,可将连杆18与前轴30的连接改为与支腿15的支耳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耕施培器,设有一个包括犁辕(1)、犁头(2)、扶手(5)和犁脚(14)的耕地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传动机构中包括传动轮(8)和以链条连接的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6),传动轮和传动齿轮同步与后轴(24)活动相连;施肥机构中包括料斗(4)和有槽口的施肥滚筒(27),料斗固定在犁辕和扶手的叉口间,滚筒和从动齿轮同步与前轴(30)活动相连;培土机构中包括2个培土耙(9),分居传动轮两侧;后轴端头由连杆(7)、(18)分别与扶手、前轴端头相连,前轴端头由犁脚上的支腿(15)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耕施培器,设有一个包括犁辕(1)、犁头(2)、扶手(5)和犁脚(4)的耕地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传动,施肥和培土机构,传动机构中包括传动轮(8)和以链条连接的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6),传动轮和传动齿轮同步与后轴(24)活动相连,施肥机构中包括料斗(4)和有槽口的施肥滚筒(27),料斗固定在犁辕和扶手的叉口间,滚筒和从动齿轮同步与前轴(30)活动相连,培土机构中包括2个培土耙(9),分居传动轮两侧,后轴端头由连杆(7)、(18)分别与扶手,前轴端头相连,前轴端头由犁脚上的支腿(15)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施培器,其特征是犁头(2)是双画犁头,其背面与犁辕(1)的弯头焊连或螺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施培器,其特征是培土耙(9)由耙头和耙杆构成,耙头为弧面形状,其与耙杆的弯头焊连或螺栓相连,耙杆另一端与前轴(30)或支腿(15)上的支脚相连,耙杆杆体上的螺栓(21)通过调节架(20)与后轴(24)相连。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万富
申请(专利权)人:邵万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