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绿色成为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备,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1798483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该充电桩当车辆撞击充电桩本体时,缓冲弹簧和弹簧杆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具有缓冲冲击力的作用,对充电桩本体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充电桩本体受到硬性冲击发生损坏,但该装置由于设置于地面表面,从而使空闲的充电桩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由于该充电桩在闲置时暴露在地面,增加了被损坏风险,从而降低了对充电桩的保护效果;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1706796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桩,虽然该充电桩解决现有的充电桩的电缆容易被破坏的问题,但由于该充电桩通过在表面开设有孔槽进行散热,但当外部的空气潮湿时,外部的潮湿空气会通过孔槽进入到充电桩内部,进而导致对充电桩内部元件造成腐蚀,使充电桩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1)、进气机构(3)、防护机构(5)、升降机构(7)以及冷却机构(8),所述充电桩主体(1)一侧设置有充电枪(2),所述充电枪(2)一端与充电桩主体(1)内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两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充电桩主体(1)顶部安装有进气扇,且进气扇顶部设置有进气机构(3),所述进气机构(3)顶部安装有顶盖(4),所述充电桩主体(1)安装于底座(6)顶部,所述充电桩主体(1)底部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充电桩主体(1)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底座(6)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7),且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1)、进气机构(3)、防护机构(5)、升降机构(7)以及冷却机构(8),所述充电桩主体(1)一侧设置有充电枪(2),所述充电枪(2)一端与充电桩主体(1)内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两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充电桩主体(1)顶部安装有进气扇,且进气扇顶部设置有进气机构(3),所述进气机构(3)顶部安装有顶盖(4),所述充电桩主体(1)安装于底座(6)顶部,所述充电桩主体(1)底部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充电桩主体(1)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底座(6)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7),且底座(6)顶部与充电桩主体(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7)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3)包括与充电桩主体(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角铁(302),所述角铁(30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角铁(302)侧面与进气仓(301)焊接,所述进气仓(301)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306),所述第一电机(306)通过固定架(304)与进气仓(301)顶部连接,所述进气仓(301)内部设置有干燥块(307),所述干燥块(307)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仓(301)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密封盖(305),所述密封盖(305)与连接轴(308)外壁焊接,所述连接轴(308)顶部一端套装于第一电机(306)底部输出端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仓(301)底部与顶部表面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有孔槽,且进气仓(301)表面孔槽与密封盖(305)表面孔槽相对齐,所述进气仓(301)一侧与真空泵(303)连通,且进气仓(301)内壁嵌装有加热线圈(309),所述加热线圈(309)与充电桩主体(1)内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充电桩保护结构及其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仓(301)顶部一侧与气泵(310)一端连通,所述气泵(310)另一端与冷凝罐(311)内部连通,所述冷凝罐(311)一侧与进气仓(301)内部连通,所述冷凝罐(311)外壁呈环形等间距状焊接有翅片(313),所述冷凝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晴,季小雪,曹百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南北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