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94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墙体上设置有锚杆孔,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包括:胶质物囊体,部分位于锚杆孔内;气囊,可密封,并用于装配至胶质物囊体的底部;密封胶体,设置于气囊的底部;注胶管,一端与密封胶体的注胶口连接,另一端穿过气囊并延伸至锚杆孔外。本申请采用双囊结构,在向胶质物囊体内推塞气囊时,密封胶体与注胶管的连接位、以及密封胶体相对于胶质物囊体均处于被气囊包裹遮挡的状态,而不再裸露,从而避免了注胶管与密封胶体的脱离;同时,当通过注胶管向密封胶体注胶后,且气囊密封后,密封胶体被气囊裹挟保护,避免了密封胶体被水浸泡,从而提升墙体围护防水结构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体防水,尤其涉及一种墙体围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建筑外观的美观性,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幕墙的安装过程中,锚杆固定是确保幕墙稳固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2、目前针对胶质物囊体结构的安装,通常先将胶质物囊体塞入至锚杆孔内,再将密封胶体通过填塞杆塞入至胶质物囊体中,此时将注胶管从胶质物囊体引出,同时对胶质物囊体的开口端进行密封,并通过胶质物囊体进行压力注水,直到胶质物囊体与锚杆孔壁紧贴即可实现填装。

3、上述操作方式目前较为常见,但由于密封胶体、以及密封胶体与注胶管的连接位在胶质物囊体内均处于裸露状态,因此,在使用填塞杆顶塞密封胶体时易产生注胶管与密封胶体的分离;同时,由于密封胶体与注胶管的连接位的外露,使得胶质物囊体内充水后密封胶体和注胶管形成的密封结构处于泡水状态,可能导致泡水失效的情况。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墙体上设置有锚杆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气囊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密封胶体的侧围与所述气囊之间具有充气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上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填塞杆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填塞杆用于与所述充气嘴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充气嘴与所述中心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墙体上设置有锚杆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气囊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密封胶体的侧围与所述气囊之间具有充气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墙体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尧超孙丽锋张星李斐斐苏鹏飞田瑞佳廖裕海黄国森刘琳夏文徐威施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