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属于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抗震理念允许结构通过塑性损伤来满足变形和耗能要求,这会使得结构在震后存在较大的残余变形,功能丧失且难以修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可以采用消能减震思想,利用被动控制技术,将阻尼器装配在结构中耗散地震能量,减少重要结构遭受的不可恢复的损伤。
2、被动消能装置分为两大类:速率相关装置和速率无关装置。与速率相关的装置其力的大小取决于阻尼器上位移的变化率,以粘弹性阻尼器为例,这类阻尼器的缺点包括变形能力有限、粘弹性成分的特性会因频率和温度而改变,以及与密封件磨损相关的维护成本。与速率无关的装置其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阻尼器上位移的变化率,而是取决于位移的大小。以金属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为例,这类阻尼器的缺点包括在地震后会损坏,需要更换,不具有重复使用性,而且对于摩擦阻尼器,滑动界面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3、超材料是一类人工构建的,由周期性单元组成,具有独特性质的复合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力学超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由力学超材料和带轨套箱组合而成;所述力学超材料由多个超材料单元周期性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力学超材料置于带轨套箱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轨套箱(6)的两侧带有中间镂空挡板,用于避免力学超材料受力过程中脱离带轨套箱,同时带轨套箱加强所述柔性单元(1)的边界条件,充分发挥力学超材料的强度和耗能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单元(1)为单倾斜直梁单元、单弯曲梁单元、单壳单元以及各种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由力学超材料和带轨套箱组合而成;所述力学超材料由多个超材料单元周期性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力学超材料置于带轨套箱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轨套箱(6)的两侧带有中间镂空挡板,用于避免力学超材料受力过程中脱离带轨套箱,同时带轨套箱加强所述柔性单元(1)的边界条件,充分发挥力学超材料的强度和耗能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单元(1)为单倾斜直梁单元、单弯曲梁单元、单壳单元以及各种单链杆构造单元或多倾斜直梁单元、多弯曲梁单元、多壳单元以及各种多链杆构造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超材料由线切割技术一体成型或3d打印整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超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学超材料根据负载强度需要灵活定制,所述超材料单元的类型和强度或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灿星,张凯浩,杜修力,刘航,韩明杰,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