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板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91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及热交换器,换热板包括板体,板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区,中部设有换热区,端部设有角孔,换热区内设有沿宽度方向的人字形波纹,每个导流区内设有连接角孔和换热区的导流通道;导流区包括连接的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第一导流区靠近角孔设置,第一导流区与第二导流区相接的边缘为第一直线,第二导流区靠近换热区的边缘为交替设置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第一弧线凸向换热区,第二弧线凸向第一导流区,第一弧线与人字形波纹的拐点一一对应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换热板及热交换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流体分配均匀,传热效果好,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因其流程组合灵活、制造工艺简便、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并具有高传热、易于拆装清洗等诸多的优点,在石油化工、船舶、机械、暖通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工业技术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热交换器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对于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流动分配不均匀引起的换热性能不足一直是各家热交换器制造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热交换器流体分配的不均匀,不仅影响换热性能,造成运行能源的浪费,而且会引起局部结垢、堵塞,甚至是局部过热,影响产品的寿命。

2、热交换器包括堆叠的多个换热板,换热板包括两端的导流区和中部的换热区,导流区连接有角孔,角孔用于流体进出,现有的换热板在导流区和换热区的分界线多为直线设计,因此角孔不同位置到换热区的距离是不等的,使得板片远离角孔的换热区流量不足,形成滞留区较大,影响换热性能,同时,直线分界线往往造成换热板片的刚性不足,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弯折变形,影响精度和寿命。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传热效果和结构稳定性的换热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区,中部设有换热区,端部设有角孔,所述换热区内设有人字形波纹,所述人字形波纹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两排拐点,每个所述导流区内设有连接所述角孔和所述换热区的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区靠近所述换热区的边缘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弧线,位于所述第一直线两端的所述第一弧线的顶点与所述第一直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板体的宽度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直线中部的所述第一弧线的顶点与所述第一直线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区,中部设有换热区,端部设有角孔,所述换热区内设有人字形波纹,所述人字形波纹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两排拐点,每个所述导流区内设有连接所述角孔和所述换热区的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区靠近所述换热区的边缘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弧线,位于所述第一直线两端的所述第一弧线的顶点与所述第一直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板体的宽度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直线中部的所述第一弧线的顶点与所述第一直线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的比值为第一比值,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板体的宽度呈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值为0.5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第二弧线的切点为第一切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曼丽李官张云周袁元罗骏米晓东许宏周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