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盒厚度检测,特别涉及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是一种反射式液晶微型面板显示技术,具有光利用效率高、体积小、开口率高以及制造技术成熟等特点。但是现有的lcos封装中,lcos为单片制作,其液晶盒厚度一致性不容易保证,厚度容易存在偏差,容易出现产品不合格的现象。
2、传统的液晶盒厚度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液晶盒厚度的每个点进行单独检测,并不能对lcos液晶盒厚度进行全局检测,检测效率低下。
3、因此,专利技术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定位台(13)、成像系统(401)、计算机(16)、照明系统(17)、Mirau干涉物镜(18)和硅基液晶盒(19),所述成像系统(401)包括分光棱镜(4)、成像透镜(14)和面阵相机(15),所述照明系统(17)包括低相干光源(1)、聚光透镜(2)和投影透镜(3),照明系统(17)通过低相干光源(1)连接计算机(16),低相干光源(1)发出的光源通过聚光透镜(2)聚合后,通过投影透镜(3)投影到成像系统(401)的分光棱镜(4)上,分光棱镜(4)将光照射到Mirau干涉物镜(18)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定位台(13)、成像系统(401)、计算机(16)、照明系统(17)、mirau干涉物镜(18)和硅基液晶盒(19),所述成像系统(401)包括分光棱镜(4)、成像透镜(14)和面阵相机(15),所述照明系统(17)包括低相干光源(1)、聚光透镜(2)和投影透镜(3),照明系统(17)通过低相干光源(1)连接计算机(16),低相干光源(1)发出的光源通过聚光透镜(2)聚合后,通过投影透镜(3)投影到成像系统(401)的分光棱镜(4)上,分光棱镜(4)将光照射到mirau干涉物镜(18)内部,所述硅基液晶盒(19)包括盖板玻璃(10)、多个间隔子(11)和硅基底板(12),在多个间隔子(11)之间添加液晶,所述硅基液晶盒(19)对应放置在纳米定位台(13)顶面,纳米定位台(13)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16),所述纳米定位台(13)内部设置有压电陶瓷,计算机(16)控制纳米定位台(13)工作,纳米定位台(13)通过压电陶瓷在垂直方向实现对硅基液晶盒(19)的纳米级定位,光经过mirau干涉物镜(18)对硅基液晶盒(19)进行照射,经过硅基底板(12)顶面或盖板玻璃(10)底面反射的光返回到mirau干涉物镜(18)内部,在mirau干涉物镜(18)中形成干涉光后传输到分光棱镜(4)中,分光棱镜(4)将干涉光通过成像透镜(14)成像到面阵相机(15)内部,面阵相机(15)将干涉光的光强数据传输给计算机(16),计算机(16)根据干涉光的光强数据从而全局检测硅基液晶盒(19)的液晶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相干光mirau干涉的lcos液晶盒厚度全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irau干涉物镜(18)包括第一物镜透镜(5)、第二物镜透镜(6)、第三物镜透镜(7)、第一玻璃平板(8)和第二玻璃平板(9),第一玻璃平板(8)和第二玻璃平板(9)均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角度相同,且第一玻璃平板(8)下表面和第二玻璃平板(9)下表面均镀分光膜,光依次经过第一物镜透镜(5)、第二物镜透镜(6)、第三物镜透镜(7)和第一玻璃平板(8)后,一部分光通过第二玻璃平板(9)对硅基液晶盒(19)进行照射,经过硅基底板(12)顶面或盖板玻璃(10)底面反射后,在第二玻璃平板(9)底面形成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峰,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贝耐特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