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82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前模仁上设有一对第一导槽,第一导槽内设有勾槽,后模仁上设有流道槽、型腔和第二导槽,冲裁机构中安装板可滑移的设置于内腔中,当合模时导杆穿过第二导槽并伸入第一导槽内且端部嵌入勾槽内,冲断顶杆的端部伸入流道槽的内端,当开模时后模仁脱离前模仁使得冲断顶杆穿过并凸出于流道槽,导杆经抵推斜面推动产生偏移脱离勾槽和第一导槽,产品顶针模组用于顶出型腔内顶出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裁机构在开模初始阶段实现浇口料相对于产品位置的相对移动进而将浇口料与产品冲裁断开,实现模具内浇口料的冲裁脱离,可提高开模效率,且产品后于浇口料脱离可避免产品外观上的缺陷,保证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胶类产品冲裁,尤其涉及了一种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


技术介绍

1、软胶类产品的加工成型可通过注塑的方式实现,在加工(注塑)过程中,熔融物料进入浇口后并进入型腔内形成软胶类产品和浇口料,最终在脱模后再将产品与浇口料分离形成最终的产品。但是该种产品的一般成型方式中,产品与浇口料脱离的过程在脱模后进行,无法在模具内、或脱模过程中实现产品与浇口料的冲裁分离,因此会增加一道后续分离的工序,导致脱模效率较低。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211524226.2的一种汽车塑料配件的高效注塑装置及其注塑工艺,其可以在产品脱模时、或脱模过程中通过裁切的形式实现产品与浇口料的分离成型,其具体公开了具有清理推料组件,清理推料组件包括了摆杆、转杆、固定齿轮、螺纹杆、滑动板和刀头等组件,其在开模时清理推料组件会随之启动将注塑口处余料切断,使得模型上多余的余料被自动去除,取出模型后不需要再次手动去除余料,同时清理推料组件从模具内部顶动模型辅助脱模,但其在开模的过程中需要扭簧、固定齿轮、传功齿轮、螺纹杆、滑动板和刀头等一系列部件的传动过程才能实现,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长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长杆端部的短杆,所述长杆呈弯折状设置并具有受力斜面,当合模或开模时,所述抵推斜面与所述受力斜面相作用使得所述短杆嵌入或脱离勾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包括前段杆、内斜杆和后段杆,所述前段杆和后段杆通过所述内斜杆相连接,所述内斜杆的相对两侧壁上形成所述受力斜面,所述短杆成型于所述前段杆上远离所述后段杆一侧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长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长杆端部的短杆,所述长杆呈弯折状设置并具有受力斜面,当合模或开模时,所述抵推斜面与所述受力斜面相作用使得所述短杆嵌入或脱离勾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包括前段杆、内斜杆和后段杆,所述前段杆和后段杆通过所述内斜杆相连接,所述内斜杆的相对两侧壁上形成所述受力斜面,所述短杆成型于所述前段杆上远离所述后段杆一侧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斜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受力斜面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槽位于所述第一导槽上靠近所述热嘴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类产品模具内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内还设有用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嘉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