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运床,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
技术介绍
1、为保证手术患者安全转运,过床是手术前后最基本的一项操作,例如术前需将输液完毕的患者通过转运床转移至手术床上;术后需将患者从手术床转移至苏醒室的转运床上;患者苏醒完毕后,需将患者从苏醒室的转运床转移至病房的病床上,因此,一位手术患者至少经历两次过床,目前常见的过床方式有人工过床、医用过床板过床,人工过床常需4名操作者共同配合完成过床操作,一位操作者护住头和脖子,一位操作者抬脚,另外两位操作者位于手术床与转运床两侧,共同护住患者的腰臀部。
2、对于不能自行活动或者被迫卧床的患者,在病床、转运床以及手术床等过床时通常需要人力进行搬动,但由于人力搬动时多人协作不同步以及个人搬运力不同等原因,遇到大体重或者限制体位的患者过床时风险会很高,同时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所述转运床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组合件(21),所述第一组合件(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组合件(23),所述第一组合件(21)包括两个第一过床支板(19),两个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间设置有第一过床传送带(20),所述第二组合件(23)包括两个第二过床支板(2),两个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间设置有第二过床传送带(1),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和第二过床支板(2)间可拆卸安装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间和两个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间均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滚轴(13),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和第二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所述转运床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组合件(21),所述第一组合件(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组合件(23),所述第一组合件(21)包括两个第一过床支板(19),两个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间设置有第一过床传送带(20),所述第二组合件(23)包括两个第二过床支板(2),两个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间设置有第二过床传送带(1),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和第二过床支板(2)间可拆卸安装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间和两个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间均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滚轴(13),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和第二过床支板(2)的外壁均设置有驱动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2)带动所述滚轴(13)转动,第一过床传送带(20)和第二过床传送带(1)均传动绕设在所述滚轴(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的长度,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和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的外壁均开设有插孔(9),所述插孔(9)内插设有插杆(11),所述插杆(11)的外端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内壁两侧分别与所述插杆(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和所述第一过床支板(19)内均开设有空槽(15),所述转动杆(14)远离所述滚轴(1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槽(15)的内壁,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6),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6)间设置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与所述第一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7)的一侧通过支杆(18)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槽(15)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过床的电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2)包括电机盒(121),所述电机盒(1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床支板(2)的外壁,所述电机盒(121)内固定设置有正反电机(12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赵宇,刘佳慧,金悦,王海燕,芳蕊,张吉,张玉,崔会颖,王静,孙芊桐,崔娅楠,白静,仇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