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口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58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包括位于下方处的导风部;主动叶片,其上设置有主动转轴;从动叶片组,其包括第一从动叶片与第二从动叶片,第一从动叶片与第二从动叶片的位置随主动叶片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第一从动叶片与导风部分别位于主动叶片的两侧,第一从动叶片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从动叶片上设置有第二转轴,主动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从动叶片与主动叶片之间形成第一出风腔且两者同步同向转动,导风部与主动叶片之间形成第二出风腔且在向上极限角度出风时两者为平行关系;优点是为了使得第二出风腔的出风调节角度范围更大,在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从动叶片,其与导风部相配合对第二出风腔的出风角度进行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涉及一种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正常汽车空调的出风口总成都是通过多片外叶片开调节上下出风风向,其中,叶片的数量一般在三根或者三根以上,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内部空间结构的演进和变化,留给出风口总成的空间越来越小,进而演化出窄型出风口,其特点是出风口总成的外出风口相比现有直接显露的多外叶片式出风口总成的外出风口宽度或高度更窄,由于出风口总成的高度或宽度限制,使得出风口总成中只能安装有单根叶片结构或者两根叶片结构,且壳体外面板还会对叶片造成遮挡的,使得叶片结构与壳体之间的出风效果不好,只能靠叶片之间的间隙吹出,那么相比较三根叶片结构的出风口,因为其叶片结构数量更少,就导致其导风效果不佳,所以,如何在窄形出风口内安装有三根叶片结构,就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三根叶片结构进行导风的窄形出风口。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出风口总成,包括:

3、壳体,其包括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叶片(200)第一端上的同步件(400)和传动件(401),所述同步件(400)与所述第一从动叶片(300)传动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所述传动件(401)与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传动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与所述主动叶片(200)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当位于向下极限出风角度时,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叶片(200)第一端上的同步件(400)和传动件(401),所述同步件(400)与所述第一从动叶片(300)传动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所述传动件(401)与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传动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与所述主动叶片(200)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当位于向下极限出风角度时,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朝向所述主动叶片(200)的方向倾斜,此时,通过所述导风部(102)流出第二出风腔(305)的空气流量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叶片(200)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主动连接面(206),每面所述主动连接面(206)上均固定设置有主动转轴(201),所述第一从动叶片(300)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从动连接面(207),每面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面(207)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302),所述第二从动叶片(301)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从动连接面(208),每面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面(208)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303),所述同步件(400)分别与所述主动连接面(206)、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面(207)相连接,所述传动件(401)分别与所述主动连接面(206)、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面(208)相连接;水平方向上,所述主动转轴(201)与所述同步件(400)在所述主动连接面(206)的连接点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转轴(302)与所述同步件(400)在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面(207)的连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锋周柏贤胡洁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