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54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层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超前支护装置,所述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外扩部、翻转限位部、支护机构本体以及支护机构本体顶部用于支撑煤层的支撑板,两侧支撑板在所述支护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贴合,所述支撑板内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外扩部枢接连,且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支护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外扩部,且所述外扩部在所述支护本体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翻转限位部,且所述翻转限位部相对外扩部可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可以避免飞矸直接冲击支护下方工作区,提高支护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超前支护,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超前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超前支护是保证煤矿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而采取的超前于掌子面开挖的辅助措施,常用到液压支柱进行支撑,煤矿在掘进时一般在掘进一个步距后需要停机、撤出并进行打锚杆支护作业。

2、具体表现为:前移时,前组支架立柱降下脱离顶板,推移油缸伸出,前组支架前移到位后,立柱升柱使支架顶梁接顶,然后,后组支架降柱脱离顶板,推移千斤顶收缩,使后组支架前移,通过这个循环过程实现交替迈步。但是在前组支架下降的过程中,下一身位的前组支架仍处于支撑的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前组支架和下一身位的前组支架之间产生空隙,而此时由于前组支架上方缺乏支撑,使得上方的掉落的煤炭会从空隙中直接掉落到工作区中,产生飞矸,从而影响工作区中机器和人工的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可以避免飞矸直接冲击支护下方工作区,提高支护工作的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包括外扩斜板和与外扩斜板转动连接的斜拉杆,所述外扩斜板临近支撑板的一侧为斜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套环,所述辅助套环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且所述辅助套环在所述支护机构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体、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支撑架体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套在外部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辅助套环,且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包括外扩斜板和与外扩斜板转动连接的斜拉杆,所述外扩斜板临近支撑板的一侧为斜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套环,所述辅助套环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且所述辅助套环在所述支护机构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体、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支撑架体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套在外部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辅助套环,且第二丝杆顶端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立杆和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架体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立杆,支撑立杆顶端与下一身位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的底部套有第一弹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虎亓玉浩郑灿广张权李永明吴成峰余铜柱佟朋张宁韩会军雷声闫汝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