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35446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引入排队机制,对跨模态通信系统下视频和触觉两种业务数据联合传输的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M/M/1排队模型对触觉业务数据包进行排序。考虑两种业务数据在传输需求上的差异,构建相应的QoS数学表达式,来对传输性能进行衡量。联合优化两种数据的QoS,实现视频和触觉业务数据的联合传输和合理的资源分配,在保证业务数据传输需求的同时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给跨模态通信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所建立的优化问题被构建为一个MDP,并通过DDPG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用户服务满意度,具有更好的穿孔资源分配公平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触觉业务数据的传输中断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6g通信,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属于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案。


技术介绍

1、视频业务数据和触觉业务数据共存的跨模态系统,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多媒体体验。为了在有限的无线资源情况下,实现两种数据的联合传输,常引入穿孔架构来辅助两种业务数据的传输。在穿孔架构下,触觉业务数据会占用分配给视频业务数据的资源进行传输,从而给视频业务数据的传输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某一时刻到达的触觉业务数据包很多,若将它们全部放至下一个迷你时隙进行传输,则会给视频业务带来过多的资源损失,使得视频业务数据丢失,导致接收端出现视频播放卡顿、掉帧等问题。针对触觉业务数据,如果只传输一个迷你时隙能够承载的部分,其他部分全部丢弃,则将会导致触觉业务数据包的丢包率过大,影响其可靠性,带来较大的抖动。因此,需要引入合适的排队机制对到达的触觉业务数据进行排列,先到先服务,将超过一个迷你时隙所能服务的数据放至后续迷你时隙进行传输。一方面减少穿孔传输给视频业务数据传输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触觉业务数据的丢包率,保证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视频业务数据和触觉业务数据共存的跨模态通信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模态通信系统中,用户用u进行表示,用户构成集合U,U={1,2,…,u};其中,用户对于视频业务和触觉业务都存在需求,并通过uv和uh来分别表示用户u的视频业务数据和触觉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用户的视频流量被部署在一个eMBB时间片上进行传输,其中,持续时间为1ms的eMBB时间片被划分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视频业务数据和触觉业务数据共存的跨模态通信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模态通信系统中,用户用u进行表示,用户构成集合u,u={1,2,…,u};其中,用户对于视频业务和触觉业务都存在需求,并通过uv和uh来分别表示用户u的视频业务数据和触觉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用户的视频流量被部署在一个embb时间片上进行传输,其中,持续时间为1ms的embb时间片被划分为持续时间更小的迷你时隙,通过集合m对一个时间片上的迷你时隙集合进行表示,m={1,2,…,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排队理论的跨模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每个用户触觉业务数据的到达过程建模为符合泊松分布的随机过程,其中,触觉业务数据包的到达速率为λ;在m/m/1排队模型下超过一个迷你时隙能承载的触觉业务数据包不会被丢弃,而是放入队列中,在后续迷你时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楷鹏尹安敏徐怡恺陈鸣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