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长期以来,水下的探测及通讯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声呐长期以来是水下探测/通信的主要手段。最近二十年来,随着水下组网通信及对隐声目标探测的紧迫需求,一些“非声”水下探测技术开始受到重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蓝绿激光水下探测技术得以发展。经几十年努力,现已有一些水下激光探测系统投入使用,但即使在水质良好的水域,激光水下直接探测距离也不过百米。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外又提出一种将激光与声探测相结合的激光水下致声技术,并先后开展了0.532微米、1.06微米和10.6微米激光的水下致声效应研究,但对0.532微米、1.06微米激光,水介质对其的吸收系数不够高,致声效率不高。10.6微米激光源本身则不适合水下应用环境。采用0.532微米、1.06微米激光进行水下致声,需在专门的激光-声换能器配合下方能有效的产生声波信号,且其声波能量多位于几十千赫兹-兆赫兹的高频声波范围,系统整体比较复杂,故至今未见实际应用的报道。
2、鉴于水在光波2微米处的强吸收峰, 2微米激光在某些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泌尿系结石的2微米
...【技术保护点】
1.激光水下致声技术与装置,其特征为:采用至少一个水下声管阵列,每个声管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声管,声管形状为张开角度0 至50度的锥管,在锥管底部及输出口部具有部分球面或抛物线形面,声管的材料为适用于水下环境使用的不锈钢,声管内壁具有高的光洁度,对声波具有高的反射能力;声管输出口带有特定形状的声盖板,它由带孔的薄金属板制成,其厚度小于1毫米,面向声管内部的表面具有对声波的高反射率;还包括激光波长为0.5微米至3.0 微米的至少一个致声激光源,其输出激光脉冲经声管上的光纤输入端口或光学透镜,耦合至声管中的聚焦致声位置,在水中产生声信号脉冲,光纤输入端口或光学透镜具有安装及调
...【技术特征摘要】
1.激光水下致声技术与装置,其特征为:采用至少一个水下声管阵列,每个声管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声管,声管形状为张开角度0 至50度的锥管,在锥管底部及输出口部具有部分球面或抛物线形面,声管的材料为适用于水下环境使用的不锈钢,声管内壁具有高的光洁度,对声波具有高的反射能力;声管输出口带有特定形状的声盖板,它由带孔的薄金属板制成,其厚度小于1毫米,面向声管内部的表面具有对声波的高反射率;还包括激光波长为0.5微米至3.0 微米的至少一个致声激光源,其输出激光脉冲经声管上的光纤输入端口或光学透镜,耦合至声管中的聚焦致声位置,在水中产生声信号脉冲,光纤输入端口或光学透镜具有安装及调整结构,调整激光脉冲的聚焦致声位置;声管壁上具有至少一个液体喷射口,用于向声管中的聚焦致声位置喷射对激光吸收率较高的溶液、液体, 通过改变喷射的有色液体或混有深色粉末的液体的种类及浓度,控制激光水下致声产生的声信号的音色,提高对声信号探测的信噪比;声信号脉冲经声管会聚然后由声管输出口向预定方向发射输出,形成一定的声信号分布场;该装置的声波接收单元具有对声信号的音色、声信号脉冲能量包络形状进行鉴别的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水下致声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激光波长为0.5 微米至3.0 微米的至少一个致声激光源,特别是2微米、3微米激光波长的致声激光源;激光脉冲的重复频率为单次至500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京郊,孙云龙,杜大勇,何耀杰,侯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