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23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电筒,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一侧的支撑部件,主体包括壳体,壳体面向所述支撑部件的支撑侧向外延伸有转动连接结构,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架与转动组件,支撑架包括支杆部、连接于支杆部上端的套筒部与连接于支杆部下端的底座部,套筒部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转动连接结构;支杆部与底座部连接形成可支撑壳体的L形支架结构;当支杆部与壳体的支撑侧的夹角为0度时,支杆部支撑并抵接于壳体的支撑侧,底座部支撑于壳体的下端并抵接于壳体的下端面;底座部设有可连接于外部连接物的快拆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连接或支撑于外部连接物上,而且可以相对外部连接物转动,以一定角度发射光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1、手电筒因其轻便性,一直是使用者随身照明的理想选择。但目前市场上的手电筒一般只能拿在手上使用,当使用者需要放置在台面等外部连接物上时就不便于照明作业,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了一种手电筒,不仅可以连接或支撑于外部连接物上,而且可以相对外部连接物转动,从而使得手电筒以一定角度发射光线,使用非常方便。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电筒,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支撑部件,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支撑部件的支撑侧向外延伸有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架与转动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杆部、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上端的套筒部与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下端的底座部,所述套筒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套筒部能够相对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转动并于一定角度悬停;所述支杆部与所述底座部连接形成可支撑所述壳体的l形支架结构;当所述支杆部与所述壳体的支撑侧的夹角为0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支撑部件,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支撑部件的支撑侧向外延伸有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架与转动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杆部、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上端的套筒部与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下端的底座部,所述套筒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套筒部能够相对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转动并于一定角度悬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底座部的螺纹孔或者磁吸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部之间设有定位卡扣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一侧的支撑部件,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支撑部件的支撑侧向外延伸有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架与转动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杆部、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上端的套筒部与连接于所述支杆部下端的底座部,所述套筒部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套筒部能够相对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转动并于一定角度悬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底座部的螺纹孔或者磁吸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部之间设有定位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套筒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套筒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并通过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并通过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通孔内,并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怡悦黄明笙黄正伟胡俊生叶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泰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