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400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乳酸薄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由内层、中层和外层组成,其中各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内层包括10‑15份的PLLA、68‑77份的PBAT、10‑20份的碳酸钙和1‑2份的增容剂;中层包括5‑10份的PLLA、5‑10份的PDLA、80.5‑85份的PBAT和1‑2份的增容剂;外层包括10‑15份的PLLA、80‑85份的PBAT、1‑3份的滑石粉和1‑2份的增容剂;其中,PLLA和PDLA的数均分子量为4‑6kD。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乳酸薄膜的中层添加PLLA和PDLA,使其共混,显著提升了聚乳酸薄膜的阻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乳酸薄膜,具体涉及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新兴材料作为现代科技发展之本,它的广泛应用对于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具有决定性作用。聚乳酸(pla)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类环境友好的新兴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生产过程污染小、能耗低、分解终产物无污染、可循环等优势。

2、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替代石油基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卫生、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但其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差等缺点使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针对此弊端,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系列提高pla薄膜阻隔性能的技术,如纳米填料复合技术、表面涂覆改性和双向拉伸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5948037a公开了一种高阻隔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是将pla、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纤维素粉末、纳米微晶纤维素母料和增容剂共混吹膜,同时采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和纳米微晶纤维素对pla进行改性,不仅有效提升了pla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效果,而且还有效提升了pla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高拉伸强度、高撕裂强度和高韧性。与上述专利不同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内层(1)、中层(2)和外层(3)组成,其中各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内层(1)包括10-15份的PLLA、68-77份的PBAT、10-20份的碳酸钙和1-2份的增容剂;中层(2)包括5-10份的PLLA、5-10份的PDLA、80.5-85份的PBAT和1-2份的增容剂;外层(3)包括10-15份的PLLA、80-85份的PBAT、1-3份的滑石粉和1-2份的增容剂;其中,PLLA和PDLA的数均分子量为4-6kD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改性PBAT。>

3.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内层(1)、中层(2)和外层(3)组成,其中各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内层(1)包括10-15份的plla、68-77份的pbat、10-20份的碳酸钙和1-2份的增容剂;中层(2)包括5-10份的plla、5-10份的pdla、80.5-85份的pbat和1-2份的增容剂;外层(3)包括10-15份的plla、80-85份的pbat、1-3份的滑石粉和1-2份的增容剂;其中,plla和pdla的数均分子量为4-6kd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改性pba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超李可义刘冲唐彬宋家绪武雪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