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及损伤识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386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及损伤识别方法,在模型箱内搭建坡体模型与抗滑桩;沿抗滑桩桩深布置数个加速度计与应变片,在模型箱底部安装加速度计;由振动电机施加环境激振,千斤顶施加渐进推移荷载,荷载传递板前的压力计用于监测渐进荷载施加。根据采集到的加速度、动应变等动力响应信号,选择小波基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能量谱,计算损伤指标,通过损伤指标突变确定抗滑桩结构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小波分析理论,能够准确获得抗滑桩在环境激振及渐进荷载作用下桩身初始损伤累积及新损伤产生位置和程度。进而评价抗滑桩长期服役性能,有效避免因支挡结构损坏而造成的边坡失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的抗滑桩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及损伤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形地貌起伏较大,高陡边坡分布较为广泛。此外,该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分布有多条地震带,地震频发且强度较高。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山体滑坡会导致沿线的交通道路、建筑设施受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众多边坡支挡结构中,抗滑桩因施工简单、桩位灵活、抗滑能力强等优点成为加固边坡的首选方案。

2、地震震后调研发现,大量边坡支挡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抗滑桩结构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损伤,除了少数工点的桩体发生倾斜扭转,几乎没有出现抗滑桩折断,边坡垮塌的现象,说明抗滑桩在强震区作为边坡支挡方案抗震性能较好。抗滑桩结构属于隐蔽工程且经历环境激振后其损坏较小,这使得桩身的微小损伤难以用肉眼观测,但损伤会降低抗滑桩的承载能力和支挡效果,严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由于抗滑桩加固高陡边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滑桩的力学特性与边坡的失稳机制,对桩身损伤状态研究相对较少。但桩身损伤会降低抗滑桩的承载能力,导致桩体对边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1),模型箱(1)底部设有滑轮(13);

2.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最小熵值法进行小波基函数选择,由以下公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动力响应信号进行n层小波包分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1),模型箱(1)底部设有滑轮(13);

2.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测试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最小熵值法进行小波基函数选择,由以下公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激振下边坡抗滑桩渐进损伤识别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磊薛鸿翔缪杰蔚王沛宇苏立君吕润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