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79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0
本技术属于升降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装置安装底板、升降支架板和液压柱,所述装置安装底板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架板,所述升降支架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升降支架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第一旋转轴的顶部,本技术,通过牵引拖杆可以将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利用两组的移动轮配合处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固定支撑脚将装置整体进行固定处理,从而使得装置可以随意移动的同时,还可以自主进行固定,方便应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通过装置控制器可以支架操控装置本体,实现升降和急停的操作,无需人工手动处理,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架,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涉及到高空作业的组装,需要使用到对应的升降架,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装配及其他操作。

2、现有技术,如:公告号(cn213391103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减震箱和固定钢板,所述减震箱的上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对承重板起到支撑与升降作用,通过减震箱为升降架在工作时及时进行减震,通过万向轮对升降架进行移动,可以更好的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但是上述以及其他典型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升降架的升降处理使用的单组件形式,x型升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装置安装底板(1)、升降支架板(7)和液压柱(9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架板(7),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位于第一旋转轴(8)的顶部,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部防滑板(10),所述顶部防滑板(10)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顶板防护框(13),所述顶板防护框(1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警示标语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装置安装底板(1)、升降支架板(7)和液压柱(9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架板(7),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位于第一旋转轴(8)的顶部,所述升降支架板(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部防滑板(10),所述顶部防滑板(10)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顶板防护框(13),所述顶板防护框(13)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警示标语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侧移动轮(3),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底部前侧转动连接有前侧移动轮(4),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牵引拖杆(5),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两侧壁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脚(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滑板(10)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滑槽(11),所述辅助滑槽(11)的中间滑动连接有辅助滑块(12),所述辅助滑块(12)与升降支架板(7)的端部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底板(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冬谢属林胡思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羡云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