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1、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在注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流道来实现塑料熔体注入模具内部,为此需要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
2、传统一部分的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通过单一的流道将塑料熔体注入至模具内部;
3、存在的问题,单一的流道在面对多个模具时效率低下,不能同时进行注塑工作,还有一部分的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不便于控制流道的开合关闭,从而造成原料浪费,还有一部分的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不易调节角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装置通过多少流道同时进行稳定的注塑工作,还便于控制流道是否关闭和开启,且能够旋转调节角度,使装置与模具齐平,从而进行稳定注塑工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包括注塑管、上层连接台、挤压机构、开合机构和旋转机构;
3、注塑管:其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层连接台;
4、上层连接台: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线圈;
5、挤压机构:其包括防护外壳、第二加热线圈、转轴、螺旋挤压片、浇口和开合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注塑管的内部,转轴的外弧面固定套设
6、开合机构:其设置于开合台的前端;
7、旋转机构:其固定连接于下层连接台的上端,旋转机构的上端与上层连接台的下端固定连接;
8、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位于注塑管的外部,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装置通过多少流道同时进行稳定的注塑工作,还便于控制流道是否关闭和开启,且能够旋转调节角度,使装置与模具齐平,从而进行稳定注塑工作。
9、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注塑管的右端,驱动电机位于防护外壳的内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与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为挤压装置提供动力支持。
10、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螺纹杆、密封块、连接架、引导柱和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架均固定连接于开合台的右端,连接架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滑块,连接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柱,引导柱的外表面均与纵向相邻的连接滑块的前端开设的引导孔滑动连接,开合台的前端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后端均与纵向相邻的连接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实现稳定控制流道的开启和关闭。
11、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均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前端,便于为进行旋转开合操作。
12、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密封环和固定密封环,所述固定密封环均固定连接于开合台的前端,密封块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固定密封环均与纵向相邻的密封环配合安装,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1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下层连接管、滑槽、滑块和上层连接管,所述下层连接管固定连接于下层连接台的上端,下层连接管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滑槽,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层连接管,上层连接管的上端与上层连接台的下端固定连接,便于装置旋转调节。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固定连接于上层连接台的上端,便于与外部输料装置连接,使外部塑料熔体能够稳定输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具有以下好处:
16、1、在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螺纹连接管与外部注塑管道相连接,随后将塑料熔体从外部注塑管道注入螺纹连接管内,从螺纹连接管处向下注入,使塑料熔体经过下层连接管到下层连接台内,随后注入至注塑管内,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单片机调控,启动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使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产生热量避免塑料熔体固定,使塑料熔体维持融化状态来进行注塑工作,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单片机调控,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旋转,使转轴带动表面两个不同纹路的螺旋挤压片旋转,使注塑管中部的塑料熔体被螺旋挤压片旋转挤压至注塑管的两端,在不断的挤压过程中,使塑料熔体通过开合台输入至浇口处,通过浇口注入模具内进行注塑工作,装置通过多个浇口进行同一注塑,操作便捷且效率高。
17、2、当部分浇口不需要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该开合台上的旋钮,旋钮带动螺纹杆旋转,使连接滑块沿着引导柱向后移动,使密封块沿着密封槽向开合台的内部移动,使密封块将出料管完全封堵,避免塑料熔体从该开合台上的浇口处排出,实现便于控制注塑。
18、3、装置便于旋转调节角度,通过旋转移动注塑管,使注塑管带动下层连接台进行旋转移动,使下层连接台带动下层连接管进行旋转移动,从而使滑槽和滑块进行旋转,使下层连接管在上层连接管内转动,从而满足旋转调节角度,进而满足装置与模具齐平,从而进行稳定注塑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管(1)、上层连接台(7)、挤压机构(2)、开合机构(3)和旋转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2)还包括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注塑管(1)的右端,驱动电机(22)位于防护外壳(21)的内部,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左端与转轴(24)的右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2)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螺纹杆(33)、密封块(34)、连接架(35)、引导柱(36)和连接滑块(37),所述连接架(35)均固定连接于开合台(27)的右端,连接架(35)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滑块(37),连接架(3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柱(36),引导柱(36)的外表面均与纵向相邻的连接滑块(37)的前端开设的引导孔滑动连接,开合台(27)的前端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34),密封块(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还包括旋钮(38),所述旋钮(38)均固定连接于螺纹杆(33)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还包括密封环(31)和固定密封环(32),所述固定密封环(32)均固定连接于开合台(27)的前端,密封块(34)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环(31),固定密封环(32)均与纵向相邻的密封环(31)配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下层连接管(41)、滑槽(42)、滑块(43)和上层连接管(44),所述下层连接管(41)固定连接于下层连接台(5)的上端,下层连接管(41)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滑槽(42),滑槽(4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块(43),滑块(43)的外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层连接管(44),上层连接管(44)的上端与上层连接台(7)的下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连接管(6),所述螺纹连接管(6)固定连接于上层连接台(7)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管(1)、上层连接台(7)、挤压机构(2)、开合机构(3)和旋转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2)还包括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注塑管(1)的右端,驱动电机(22)位于防护外壳(21)的内部,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左端与转轴(24)的右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2)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螺纹杆(33)、密封块(34)、连接架(35)、引导柱(36)和连接滑块(37),所述连接架(35)均固定连接于开合台(27)的右端,连接架(35)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滑块(37),连接架(3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柱(36),引导柱(36)的外表面均与纵向相邻的连接滑块(37)的前端开设的引导孔滑动连接,开合台(27)的前端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34),密封块(34)的后端均与纵向相邻的连接滑块(37)的前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闫彬,翟新,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兴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