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65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转板、第一固定板、圆板、第二螺纹杆、第二固定板使减震器长度调节与阻尼调节功能分开,互不影响,使根据电动车需求调整减震器长度的同时阻尼不变,调整阻尼的同时长度不变,具有实用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一防护罩、第二固定板、第二防护罩、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对减震器进行防护的同时使防护罩连接稳定不易脱落且第一防护罩与第二防护罩跟随减震过程互相摩擦的过程中缓冲震动避免挤压变形损坏并对表面飞溅的污泥进行剐蹭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特别涉及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现有的电动车减震器通过设置螺纹环、螺纹套筒、插架、卡槽、固定杆,一手握住第二连接块,转动螺纹环,使螺纹环与固定杆外侧的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转动,在转动时,使螺纹环挤压弹簧上移,从而将弹簧的减震强度降低,然后螺纹环内侧的插架插入螺纹套筒内侧的卡槽中,则将螺纹环固定住,从而减震器的减震强度调节完成。

2、但是现有的可调节减震器调节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减震器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安装出现偏差,且磁吸安装防护网会在减震的过程中脱落,且完整的防护网会在震动过程中挤压变形,经过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cn202021942526.9的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存在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转板、第一固定板、圆板、第二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纹杆(1),所述第一螺纹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8),所述圆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所述第一弹簧(2)远离圆板(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6),所述安装环(6)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上方所述安装环(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纹杆(1),所述第一螺纹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8),所述圆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所述第一弹簧(2)远离圆板(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6),所述安装环(6)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上方所述安装环(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的内表面与第一弹簧(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3)的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杆(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杆(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减震阻尼的电动车用减震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勤荣李白露瞿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宇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