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56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9
本技术公开了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筒外部的两侧外壁处均设有半圆套筒,所述半圆套筒相靠近端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耳板,活塞杆缩回至活塞筒的内部时,会先经过两个半圆套筒,两个半圆套筒之间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密封圈,且两个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棉,上方的密封圈能够对活塞杆外壁的灰尘起到初次过滤,而过滤棉能够起到二次且充分的过滤效果,下方的密封圈能够对部分漏滤的灰尘起到第三次的过滤,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活塞杆外壁的灰尘与活塞筒内密封胶圈的接触,从而对活塞筒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避免更换密封胶圈而产生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特别涉及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的活塞在拉伸和压缩运动时,会迫使油液流经节流孔(小孔)产生流动阻力,从而产生减振力,当弹簧压缩吸收路面振动时,减振器中的活塞相对减振器伸缩筒作下行运动,减振器油同时流经节流孔和单向阀,流通面积较大,产生的阻尼力小,使弹簧能够充分压缩吸收路面振动,当弹簧拉伸释放振动能量时,减振器中的活塞相对减振器伸缩筒作上行运动,活塞上的单向阀关闭,减振器油只能流经节流孔,流通面积小,可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快速衰减弹簧的振动。

2、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由于活塞杆在减振的时候会缩回到活塞筒内,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击起大量灰尘,灰尘会粘附在杆壁上,并随后活塞杆的回缩而进入到墙体内,但是在进入的时候,会被活塞筒顶端设置有的密封圈进行阻隔,避免灰尘的进入,但是活塞杆在进行伸缩运动时,杆壁会挤压阻隔在密封胶圈表壁的灰尘,使得灰尘与密封圈之间产生大量且持续的摩擦,久而久之会导致密封胶圈破损,并无法起到密封阻隔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包括活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位于活塞筒(1)外部的两侧外壁处均设有半圆套筒(3),所述半圆套筒(3)相靠近端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耳板(8),相靠近的两个所述侧耳板(8)之间均设有螺栓组件(9),所述半圆套筒(3)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外耳板(10),所述活塞筒(1)位于外耳板(10)位置的顶部均焊接有耳板座(11),所述耳板座(11)的顶部均固定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帽(13),所述半圆套筒(3)的内壁均开凿有过滤槽(5),两个所述过滤槽(5)之间的位置嵌设有过滤棉(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液压缓冲机构减震器,包括活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位于活塞筒(1)外部的两侧外壁处均设有半圆套筒(3),所述半圆套筒(3)相靠近端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耳板(8),相靠近的两个所述侧耳板(8)之间均设有螺栓组件(9),所述半圆套筒(3)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外耳板(10),所述活塞筒(1)位于外耳板(10)位置的顶部均焊接有耳板座(11),所述耳板座(11)的顶部均固定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帽(13),所述半圆套筒(3)的内壁均开凿有过滤槽(5),两个所述过滤槽(5)之间的位置嵌设有过滤棉(7),所述半圆套筒(3)位于过滤槽(5)的上方以及下方均开凿有密封槽(4),相平行两个所述密封槽(4)之间均嵌设有密封圈(6)。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邓远鹏周宇曾繁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森智能电控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