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及施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354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设备领域,且公开了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及施肥方法,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挂载在农机的一端,所述车体的一端设置有施肥组件,所述施肥组件包括分配箱;下料嘴,所述下料嘴固定连接在所述分配箱的底部,所述下料嘴与所述分配箱的内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让分配辊转动,当分配辊转动至分配槽朝上的状态时,肥料进入分配槽内,当分配辊转动至分配槽朝下的状态时,肥料掉入下料嘴内,并且肥料被填充在分配腔内,因此当分配槽朝上时,肥料能够将分配辊上每个分配槽填满,然后当分配槽朝下时,让各个分配槽内的肥料从下料嘴排出,使每个下料嘴排出的肥料量相同,从而达到均匀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设备,具体为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及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1、拖拉机牵引式施肥机:这类设备通常与拖拉机配套使用,具有更大的施肥能力和更强的适应性。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深度,实现精准施肥。拖拉机牵引式施肥机适合在大规模种植或需要深施肥的场合使用;

2、例如现有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7960185b,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土地均匀施肥装置,该技术通过分散装置,能将肥料均匀地分散在土地上,而通过传动装置,无需电能即可将肥料撒在土地上,达到了省时省力、施肥均匀,无需人进行施肥,而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3、现有技术的施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施肥装置具有一排下料嘴用来排出肥料,在进行肥料分配的时候,肥料会从靠近中部位置的下料嘴直接排出,两端的下料嘴排出的肥料量较少,导致施肥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挂载在农机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车体(101),所述车体(101)挂载在农机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施肥组件(2),所述施肥组件(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还包括行走轮(102),所述行走轮(102)安装在车体(101)的两侧,所述车体(10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103)与农机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21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杆(2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车体(101),所述车体(101)挂载在农机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施肥组件(2),所述施肥组件(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还包括行走轮(102),所述行走轮(102)安装在车体(101)的两侧,所述车体(10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103)与农机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21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杆(212),所述螺旋杆(212)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分配箱(207)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212)上的螺旋片平分成正反两个方向,所述螺旋杆(212)的周围与所述分配腔(2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槽(210)的内部具有顶料板(219),所述顶料板(219)在分配槽(210)的内部滑动,用于将分配槽(210)内部的肥料顶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节水抗旱小麦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板(219)的中部连接有转动柱(216),所述转动柱(216)的一端与顶料板(219)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分配辊(209)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229),所述转动槽(229)的内壁连接有螺纹杆(218),所述转动柱(216)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218)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柱(216)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齿轮(217),所述第一齿轮(217)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220),所述滑动块(220)滑动安装在所述分配辊(209)的内部,所述滑动块(220)靠近第一齿轮(217)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齿条(222),所述第一齿条(222)与所述第一齿轮(217)啮合,当所述第一齿条(222)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17)转动,使所述转动柱(216)转动,转动柱(216)顶部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8)配合,使得转动柱(216)能够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瑜琦刘江任永康唐朝晖卜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