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用激波管,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微型激波管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激波管问题一直被视作非线性力学领域的重点问题,他描述了无粘理想气体在中一根管道中由压力或者速度驱动在突变的初始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对于研究物体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的气动构型设计以及爆冲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激波形成时序以及波的相互干扰等因素,目前实验室内激波管均存在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结果输出单一等问题。对于科研实验来说,这些问题并不会影响激波管的适用。然而,激波管也是空气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和燃烧学教学必备的教学实验设备,实验设备的庞大限制了实验设备台套数的增加。各大相关高校相关专业在进行激波形成机理方面的实验教学时,均是围绕着一台激波管实验台开展教学实验,由于参与实验人员比较多,无法达到相应的实验效果,影响了对于实验的真实参与激波管操作与测量体验,不能达到教学和科研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化微型激波管实验系统,通过激波管路的优化设计及测量系统的结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微型激波管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桌面(1)上由高压段和低压段组成的激波管,所述的高压段包括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8),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8)通过第二组法兰(7)相连,所述的第一管体(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组法兰(3),第一管体(4)上设置有静态压力传感器孔和充气孔,所述的静态压力传感器孔上设置有第一静态压力传感器(5),所述的充气孔上安装有高压段电磁阀(2),高压段电磁阀(2)与充气泵管路(33)相连接;所述的低压段包括第三管体(15)、第四管体(17)、第五管体(21)和第六管体(27),所述的第三管体(15)通过第四组法兰(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微型激波管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桌面(1)上由高压段和低压段组成的激波管,所述的高压段包括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8),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8)通过第二组法兰(7)相连,所述的第一管体(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组法兰(3),第一管体(4)上设置有静态压力传感器孔和充气孔,所述的静态压力传感器孔上设置有第一静态压力传感器(5),所述的充气孔上安装有高压段电磁阀(2),高压段电磁阀(2)与充气泵管路(33)相连接;所述的低压段包括第三管体(15)、第四管体(17)、第五管体(21)和第六管体(27),所述的第三管体(15)通过第四组法兰(16)与第四管体(17)相连,第三管体(15)上设置有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第四管体(17)通过第五组法兰(19)与第五管体(21)相连,第四管体(17)上设置有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18),所述的第五管体(21)通过第六组法兰(24)与第六管体(27)相连,第五管体(21)上设置有第三动态压力传感器(22),第六管体(27)端部还设置有第七组法兰(28),第六管体(27)上设置有第四动态压力传感器(26)和第二静态压力传感器(25),第六管体(27)上还设置有抽气孔,所述的抽气孔上安装有低压段电磁阀(29),低压段电磁阀(29)与真空泵管路(30)相连接;所述的桌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直流稳压电源(9)、第二直流稳压电源(11)、电脑(14)和示波器(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微型激波管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流稳压电源(9)通过高压段电磁阀开关(32)和低压段电磁阀开关(31)分别与高压段电磁阀(2)和低压段电磁阀(29)相连实现供电;所述的第二直流稳压电源(11)和示波器(20)分别与第一静态压力传感器(5)、第二静态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永强,张世琳,夏天,祁妙,黄梓恒,张艺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