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336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属于建筑声学领域,包括以下方面:候车厅顶部设计声学天花板;候车厅窗户设计隔音窗;候车厅墙体设计隔音墙;候车厅地板设计声学地面;候车厅内布置声学家具和装饰;声学优化的候车厅布局;候车厅安装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种声学优化设计和材料应用,有效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反射,提升建筑内部和周边的声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声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和交通需求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系统在许多城市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高铁和飞机等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不仅能提供快速、准时的运输服务,缩短了城市间的通勤,还能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土地价值。然而,交通枢纽如车站和机场存在噪声污染问题,影响乘客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

2、目前广泛采用的铁路沿线噪声控制主要方法是声屏障,通过设计声屏障的高度、厚度、面板以及吸声量等参数来满足不同需求的降噪效果。此外,还有通过改善建筑外墙及门窗的隔声性能来改善交通枢纽建筑的室内噪声情况。但是这些噪声控制措施效果仍有不足和短板,亟需一种综合性的声学优化建筑设计方法来有效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种声学优化设计和材料应用,有效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反射,提升建筑内部和周边的声环境质量。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候车厅顶部设计声学天花板,声学天花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结构承载层、悬挂系统、空间隔音层、基层板、吸声材料层和装饰面板;结构承载层指候车大厅或售票大厅的楼板,悬挂系统采用减振吊钩和龙骨吊挂件连接而成,空间隔音层指结构承载层和悬挂系统中间的隔层,基层板指安装在悬挂系统上的面板,吸声材料层采用矿棉板、玻璃棉、吸音泡沫等吸声材料装饰面板是天花板最终的外观层,采用穿孔石膏板和金属穿孔板等。

3.根据权利要求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候车厅顶部设计声学天花板,声学天花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结构承载层、悬挂系统、空间隔音层、基层板、吸声材料层和装饰面板;结构承载层指候车大厅或售票大厅的楼板,悬挂系统采用减振吊钩和龙骨吊挂件连接而成,空间隔音层指结构承载层和悬挂系统中间的隔层,基层板指安装在悬挂系统上的面板,吸声材料层采用矿棉板、玻璃棉、吸音泡沫等吸声材料装饰面板是天花板最终的外观层,采用穿孔石膏板和金属穿孔板等。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候车厅窗户设计隔音窗,隔音窗由双层玻璃、密封条、增强型窗框和中间隔层组成;双层玻璃是隔音窗的主要组成部分,密封条采用化学密封胶,用于双层玻璃和窗框的接缝,增强型窗框可采用钢型材系统或塑钢型材系统,中间隔层填充惰性气体如氩气。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3候车厅墙体设计隔音墙,隔音墙采用密度大、质量重的材料,如混凝土、石材等,在墙体与建筑板材间加一层隔音毡。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声学优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4候车厅地板设计声学地面,声学地面的设计采用磁悬浮隔振地台;磁悬浮隔振地面采用螺管式电磁铁结构,地面上可铺设吸音地板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蕴琪邹超何玲姗郑森林范中刘全民孙浩田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