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10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包括浮座,所述浮座底端边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网兜框,所述浮座内部顶侧开设有饵槽,所述浮座内部位于饵槽外侧位置处开设有环道,所述饵槽外壁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开设有若干过滤槽,所述浮座底端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散气座,所述散气座顶端中部安装有导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扩大单个装置的有效作用范围,形成三重联动引诱,在增强对福寿螺的诱导性的同时,变相加强对福寿螺的有效诱捕时间占比,使诱捕效率和效果得到跨越式提升,可构造双级多重防逃结构,提高福寿螺的有效捕获率,等效加强了诱捕效率,使设备可更加持续高效的进行诱捕工作,可使捕获工作各项工作间更加兼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诱捕设备,具体为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


技术介绍

1、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的一种淡水螺,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农业与生态危害,福寿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率高,对土著种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它的入侵降低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诱捕设备对其进行诱捕防范;

2、但是目前的诱捕设备,无法综合利用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对其实施诱捕,对福寿螺的引诱效率低下,且诱捕工作与转移灭杀工作的衔接稳定性不足,不仅造成福寿螺在被诱捕后容易逃逸,致使有效诱捕率偏低,福寿螺被诱捕后也容易局部堆积,影响设备诱捕工作的持续稳定性,福寿螺的转运卸料便捷性也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诱捕设备,无法综合利用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对其实施诱捕,对福寿螺的引诱效率低下,且诱捕工作与转移灭杀工作的衔接稳定性不足,不仅造成福寿螺在被诱捕后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包括浮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座(100)底端边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网兜框(101),所述浮座(100)内侧安装有动态诱捕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杆片(206)外形呈竹竿片形状,所述架板(212)位于饵槽(201)与外卡弹片(211)之间位置处,且竹竿片长度小于外螺圈(210)内径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弹片(211)初始底部遮盖面与网兜框(101)顶部开口相契合,且外卡弹片(211)呈四十五度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包括浮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座(100)底端边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网兜框(101),所述浮座(100)内侧安装有动态诱捕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杆片(206)外形呈竹竿片形状,所述架板(212)位于饵槽(201)与外卡弹片(211)之间位置处,且竹竿片长度小于外螺圈(210)内径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弹片(211)初始底部遮盖面与网兜框(101)顶部开口相契合,且外卡弹片(211)呈四十五度角下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限位座(207)外形呈蒙古包形状,所述内托弹片(209)与散气座(204)外壁相契合,且呈四十五度角向顶部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阀(205)为单向阀,所述散气座(204)通过导气阀(205)与饵槽(201)连接,所述驱动盒(215)通过接气管(222)与环道(2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诱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座(100)内壁、架板(212)顶端和散气座(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党恩余梵冬徐猛韦慧房苗舒璐汪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