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9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车辆,电机包括壳体、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冷却部件。转子组件设于壳体内,定子组件设于壳体内且套设在转子组件的外周侧,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形成有定转子气隙,冷却部件设于壳体内且至少部分位于定转子气隙内,冷却部件内形成有冷却通道,冷却部件具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冷却通道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中的一个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且另一个作为冷却介质的出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能够对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充分的冷却,从而能够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进而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电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机的冷却通常采用喷液式冷却的方式,通过设置喷油管,喷油管将冷却液喷淋至电机表面以对电机进行冷却。然而,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机的定子组件在靠近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的定转子气隙的位置处的温度相对较高,采用此种冷却方式,无法保证冷却油能够流至定转子气隙处并对此区域进行有效的冷却,电机的冷却效果无法保证,从而较大程度的限制了电机性能的发挥。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该电机设置有冷却部件且冷却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定转子气隙内,能够对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充分的冷却,从而能够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进而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电机的性能。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车辆。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包括:壳体;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定子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侧,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形成有定转子气隙;冷却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转子气隙内,所述冷却部件内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部件具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所述冷却通道用于冷却介质流动,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出口中的一个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且另一个作为冷却介质的出口。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该电机设置有冷却部件且冷却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定转子气隙内,能够对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充分的冷却,从而能够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进而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电机的性能。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绕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所述冷却部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与所述转子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冷却部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分别独立成型。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部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所述冷却通道,所述主体部呈筒形且环绕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轴向侧的第一进出口部和第二进出口部,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二进出口。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出口部、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均分别独立成型。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之间的周向夹角大于90°;和/或,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和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两侧,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位于所述第二进出部的下方且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定子铁芯过盈配合;和/或,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侧,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主体部朝向背离所述转子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连接。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部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部件还包括喷油管,所述喷油管用于向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喷淋冷却液,所述喷油管固定于所述冷却部件。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电机,该电机设置有冷却部件且冷却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定转子气隙内,能够对定子组件的内周侧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充分的冷却,从而能够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进而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电机的性能。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绕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所述冷却部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与所述转子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冷却部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分别独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所述冷却通道,所述主体部呈筒形且环绕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轴向侧的第一进出口部和第二进出口部,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二进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均分别独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之间的周向夹角大于90°;和/或,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和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两侧,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位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的下方且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定子铁芯过盈配合;和/或,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侧,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主体部朝向背离所述转子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油管,所述喷油管用于向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喷淋冷却液,所述喷油管固定于所述冷却部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绕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所述冷却部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与所述转子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冷却部件与所述定子铁芯分别独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所述冷却通道,所述主体部呈筒形且环绕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轴向侧的第一进出口部和第二进出口部,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形成有所述第二进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所述第二进出口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均分别独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与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松凌晓明薛勇王文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