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288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沥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包括质量比范围(1‑2):(0.2‑1):100的氟化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沥青颗粒和混合油溶剂;泡沫体系的发泡倍率为325%‑355%,消泡半衰期为61min‑90min。选用氟化丙烯酸共聚物和改性沥青颗粒,利用两者在油气界面的协同吸附作用,有效控制了界面张力,同时使制得的泡沫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控制了气体窜流;改性沥青颗粒表面的改性物质扩散转移至地层析出的沥青质表面上,实现了对地层沥青质的原位改性,使其滞留在岩心中继续发挥稳定泡沫的作用,降低最终产出油中的沥青质沉积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具体是一种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待开发的油藏中包含大量的致密油油藏,其特性为渗透率通常小于1×10-3μm,岩性主要为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一般无自然产能或工业产能,需进行水平井大型体积压裂后进行生产。致密油的衰竭式开发产能递减速度很快,采收率低,往往需要采用注水或注气的方式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其中,co2吞吐是近年来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也存在着气窜问题,气体快速窜流时能量释放快,在多次吞吐周期后携带原油产出能力迅速下降,能量补充效果较差甚至无效,从而导致最终采收率较低,而泡沫则具有良好的封堵气体窜流效果,可用于气体吞吐过程中,实现地层能量的持续释放、减缓产能递减速度以提高最终采收率。

2、油基泡沫在应用时可采用气体-表面活性剂溶剂段塞交替的方式注入,以小段溶剂段塞携带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助剂进入地层,与地层原油接触后相互混合。在气体吞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形成油基泡沫封堵气体窜流,实现气体能量的缓慢释放,提高采收率。但目前由于油相溶剂(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氟化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沥青颗粒和混合油溶剂,氟化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沥青颗粒和混合油溶剂的质量比范围(1-2):(0.2-1):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氟化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是改性沥青颗粒质量的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混合油溶剂由轻质油与致密油组成,所述轻质油选自煤油或柴油,轻质油和致密油的比例为1:(4-9)。

5.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氟化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沥青颗粒和混合油溶剂,氟化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沥青颗粒和混合油溶剂的质量比范围(1-2):(0.2-1):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氟化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是改性沥青颗粒质量的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混合油溶剂由轻质油与致密油组成,所述轻质油选自煤油或柴油,轻质油和致密油的比例为1:(4-9)。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改性沥青颗粒增强油基泡沫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龚正李兆敏张书豪张德心张正范佳宝宋京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