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是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双菱形塔柱是一种特定设计的结构,可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工程中,它的形状呈现出两个相互连接的菱形,形成一个稳定的柱体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有效分散荷载,其形状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上塔柱11、横梁12和下塔柱13。在双菱形塔柱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上塔柱11与下塔柱13轴线与纵线夹角较大,因此下塔柱13的施工过程类似于悬臂梁2的施工过程,如图2所示,可知下塔柱13的受力形式与悬臂梁2的受力形式极为相似,即容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变形,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加临时支撑力。
2、在双菱形塔柱的施工过程中施加临时支撑力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采用公开号为cn215925688u的专利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倾斜塔柱施工支架进行临时支撑,其包括钢管桩支架,钢管桩支架上方设有多个斜撑支架,每个斜撑支架包括一水平支撑杆和一斜撑杆,水平支撑杆一端与斜撑杆的下端焊接,另一端及斜撑杆的上端分别与塔柱上的预埋件焊接,钢管桩支架顶部横桥向设有至少两根承重梁,承重梁上顺桥向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阶段中,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往所述套筒(36)的空腔内泵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利用电机(51)作为所述驱动件,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竖直朝上,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在所述分配梁(33)上设置齿轮泵(52),将所述齿轮泵(52)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阶段中,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往所述套筒(36)的空腔内泵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利用电机(51)作为所述驱动件,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竖直朝上,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在所述分配梁(33)上设置齿轮泵(52),将所述齿轮泵(52)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将所述齿轮泵(52)的吸入腔外接水源(71),以及在所述齿轮泵(52)的排出腔与所述套筒(36)的空腔之间连接有管道(53);在所述套筒(36)的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72),所述压力传感器(72)与所述电机(51)信号连接,在所述管道(53)与所述套筒(36)的空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54),所述单向阀(54)用于阻止所述套筒(36)空腔内的水回流;在支撑阶段中,当所述千斤顶(31)向上顶推后,所述电机(51)在带动所述套筒(36)向下旋转的同时,还带动所述齿轮泵(52)往所述套筒(36)的空腔内泵水,直至所述套筒(36)底部的所述压力传感器(72)的感应压力超过阈值,再控制所述电机(51)停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利用水轮机(61)作为所述驱动件,所述水轮机(61)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通过管道(53)连接有水泵(62)和水源(71),所述水轮机(61)的动力输出轴竖直朝上,所述水轮机(6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菱形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阶段中,将所述管道(53)分成主管(63)和分管(64),所述主管(63)连接在所述水轮机(61)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源(71)之间,所述分管(64)连接在所述主管(63)与所述套筒(36)的空腔之间,所述主管(63)与所述分管(64)的连接处设置有切换阀(65),所述套筒(36)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2),所述压力传感器(7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先国,唐维,李家成,李敏如,罗子轶,李然,邓海涛,刘瑞灵,陈辉,张文鑫,黄健焜,庄晓,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