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31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均设置在一个龙筋上,任意一个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同步带轮和一个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张紧轮设置在龙筋上,同步带经过张紧轮。第一同步带轮各自连接一个锭翼或筒管,电动机经过第二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控制前、后排电机来实现前、后排纺纱一致性,提高了纱线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粗纱机,具体的是一种粗 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技术背景在传统的粗纱机纺纱中,纱线有前、后排之分,由于前、后排纺纱位置不同,纺纱角 度不同,造成前、后排纺纱状态不一致,纱线质量有差异。为了提高粗纱机生产的纱线质量, 需要使前、后排纱线尽量一致。现有技术中,粗纱机大量采用锭翼或者筒管纺纱型式,前、后 排排列方式,用锭翼统一驱动和筒管统一驱动型式的机构,无法保证纺纱的一致性,无法调 节前、后排纺纱的差异,使粗纱产品的前、后排质量差异无法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所述的这种粗 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要解决现有粗纱机中前、后排纺纱一致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 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 置在一个龙筋上,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 48个第一前排同步 带轮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 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均通过 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 48 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后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 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 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 轮,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的龙筋上,所述的同步带经过张紧轮。进一步的,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前排 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前排同步 带轮和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连接全 部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后 排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后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后排同 步带轮和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连接 全部第一后排同步带轮。或者,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 四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 排同步带轮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 第四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前排驱动电动机驱动前排筒管,后排驱动电动机驱动 后排筒管,前、后排第一同步带轮各自连接一个筒管,前、后排电动机分别经过各自的第二 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通过分别控制、调节前、后排电动机的转速来调节由于前、后排纱线 纺纱位置不同造成的纱线差异。从而实现前、后排纺纱一致。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利用前、后排 电动机分别驱动前后排筒管传动组中的同步带,使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因此可以通过调 节电机的转速,而使整个粗纱机中前、后排纺纱一致,提高了纱线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的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技术的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置在一个龙筋10上,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中,下面一排筒管为前 排筒管,上面一排筒管为后排筒管,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 48个第 一前排同步带轮1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2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2的输 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 排同步带轮1均通过第三前排同步带4、第二前排同步带5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连 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 48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和一个后排驱 动电动机7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7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 步带轮8,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均通过同步带9、同 步带10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 11,所述的张紧轮11设置在所述的龙筋12上,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4、第二前排同步带5 与同步带9、同步带10经过张紧轮11。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9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 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前排同步带4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前排同步带5组成,所述 的第三前排同步带4连接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和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相邻的两个第一前 排同步带轮1,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5连接全部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在任意一个所述的 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后排同步带9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后排同 步带10组成,所述的第三后排同步带9连接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和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 相邻的两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10连接全部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或者,如图3、图4、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 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均 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 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后排同步带14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 步带14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连接。或者,如图7和图8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 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置在一个龙筋上,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后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明言苏继伟陈斌陈兴强徐乃婷袁松鹤陆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