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200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用于布料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待撕缝头检测开关、超喂缝头识别器、超喂走带编码器、撕布走带编码器、撕布缝头识别器等部件组成,可实现待撕缝头准确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控制,降低了人工识别的误检率和操作失误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自动化程度,也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幅柔性布料染整加工自动化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1、平幅柔性布料在整个染整加工等行业内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平幅柔性布料在料框内由若干匹布料缝合连接而成,且每匹布长度不相等,每个料框内的布料存在多个缝头,且数量不固定,只有两个料框之间新缝合的缝头需要撕断来保证以框为单位连续在线生产,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超喂工艺又会使布料整体加长或缩短,所以极难实现待撕缝头的自动识别与定位控制,只能依靠人工识别和操作来维持生产,此方式生产过程人工干预多,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稳定性差,致使生产效率和质量低,人工成本高,行业内尚无成熟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及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包括超喂装置,还包括料框、超喂前输送辊、超喂后输送辊、待撕缝头检测开关、撕布缝头识别器、撕布走带编码器、撕布装置、下位机、超喂走带编码器;

3、料框用于容置布料,包括前缝合位料框、后缝合位料框,前缝合位料框位于后缝合位料框的前侧,存储于前缝合位料框的布料的首料头与存储于后缝合位料框的布料的尾料头缝合形成待撕缝头;

4、所述待撕缝头检测开关设置于前缝合位料框的外侧壁上;

5、所述超喂前输送辊设置于前缝合位料框与超喂装置之间,前缝合位料框内的布料通过超喂前输送辊走带至超喂装置内,超喂走带编码器设置于超喂前输送辊上;所述超喂后输送辊位于超喂装置与撕布装置之间,超喂装置内的布料通过超喂后输送辊走带至撕布装置内;

6、所述撕布装置包括主体支架、走带导辊、旋转撕布夹头、撕布导轨,所述走带导辊设置于主体支架上,所述撕布走带编码器设置于走带导辊上,布料通过走带导辊走带至旋转撕布夹头位置处;所述撕布导轨设置于主体支架上,所述旋转撕布夹头设置于撕布导轨上;旋转撕布夹头包括固定钳口、移动钳口、夹头气缸,所述固定钳口设置于撕布导轨上,移动钳口通过夹头气缸与固定钳口连接,通过夹头气缸收缩使移动钳口朝向固定钳口移动,对布料缝头进行夹持;

7、所述撕布缝头识别器设置于撕布装置的主体支架上且位于走带导辊的后侧,所述待撕缝头检测开关、撕布缝头识别器、撕布走带编码器、超喂走带编码器均与下位机电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超喂缝头识别器,所述超喂缝头识别器设置于超喂装置内,且位于超喂装置的差速辊前侧不超过10cm范围内,超喂缝头识别器与下位机电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撕布装置还包括夹头支架、撕布驱动电机、齿条,所述夹头支架设置于撕布导轨上且可在撕布导轨上滑动,齿条设置于撕布导轨上,撕布驱动电机设置于夹头支架上且撕布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旋转撕布夹头设置于夹头支架上,旋转撕布夹头还包括夹头固定部、夹头移动部、夹头导向杆,所述夹头固定部设置于夹头支架上,所述夹头气缸固设于夹头固定部上,夹头移动部位于夹头固定部的一侧,夹头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夹头移动部连接,所述固定钳口设置于夹头固定部上,移动钳口设置于夹头移动部上;

10、所述夹头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夹头固定部上,夹头移动部上设有用于夹头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套,夹头导向杆的另一端位于夹头移动部上的导向套内,夹头导向杆为夹头移动部的运动提供运动导向。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撕布装置还包括中空旋转平台、夹头旋转驱动机构、撕布夹头法兰、第二传感器;所述中空旋转平台以及夹头旋转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夹头支架上,中空旋转平台通过撕布夹头法兰与夹头固定部连接;夹头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中空旋转平台连接,驱动撕布夹头法兰旋转,带动夹头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撕布夹头法兰上。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夹头固定部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夹头移动部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当夹头气缸的活塞杆回缩使固定钳口与移动钳口处于对布料夹持状态时,夹头固定部及夹头移动部合并使旋转撕布夹头的外周呈圆形结构,在夹头固定部与夹头固定部处于合并状态下时,满足以下关系:

13、πd≥b

14、上式中,d为旋转撕布夹头的直径,b为布料门幅;

15、旋转撕布夹头旋转速度与旋转撕布夹头横移速度满足以下关系:

16、v转=v横

17、上式中,v转为旋转撕布夹头外周的线速度,v横为旋转撕布夹头在撕布组件路轨上的横移速度。

1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撕布装置还包括走带牵引组件,所述旋转撕布夹头位于走带牵引组件的下方,使布料以竖直状态走带至旋转撕布夹头位置处;所述走带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电机、牵引转辊、牵引气缸、升降托台、压力转辊,所述牵引转辊设置于主体支架上且通过轴承与主体支架连接,使牵引转辊能够自由旋转,所述牵引电机与牵引转辊连接,所述牵引气缸设置于主体支架上,升降托台设置于牵引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压力转辊设置于升降托台上且位于牵引转辊的上方,压力转辊通过轴承与升降托台连接。

1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撕布装置还包括切刀组件、第一夹头组件、第二夹头组件;第一夹头组件及第二夹头组件均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第一夹头组件设置于旋转撕布夹头上方,第二夹头组件设置于旋转撕布夹头的下方,所述第一夹头组件及第二夹头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双向气缸、气缸支架,所述双向气缸通过气缸支架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第一夹爪设置于第一活塞杆的端部,第二夹爪设置于第二活塞杆的端部;

20、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支架、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传感器,所述切刀支架设置于主体支架上且位于第一夹头组件与第二夹头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切刀及第二切刀均设置于切刀支架上,第一切刀位于第二切刀的上方,第一切刀及第二切刀上均设有第一传感器;

21、所述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间距应满足以下公式:

22、l≥2h

23、上式中,l为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间距,h为布料最大纬斜高度。

24、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撕布装置还包括切刀路轨、切刀齿条、切刀组件驱动电机,所述切刀路轨以及切刀齿条均设置于主体支架上,所述切刀支架设置于切刀路轨上,所述切刀组件驱动电机设置于切刀支架上且通过齿轮与切刀齿条连接。

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前缝合位料框内的布料上线加工进入超喂装置中,当待撕缝头脱离待撕缝头检测开关监测位置时,待撕缝头检测开关向下位机输出电信号;

27、s2.超喂走带编码器开始计量待撕缝头检测开关丢失信号时间起布料走带路程,超喂走带编码器所计量的布料走带路程为s1时,超喂缝头识别器识别到的缝头为待撕缝头;

28、s1应满足以下公式:

29、s前×(1-α)≤s1≤s前×(1+β)

30、上式中,s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包括超喂装置(4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框、超喂前输送辊(5)、超喂后输送辊(6)、待撕缝头检测开关(42)、撕布缝头识别器(8)、撕布走带编码器、撕布装置(10)、下位机、超喂走带编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喂缝头识别器(7),所述超喂缝头识别器(7)设置于超喂装置(43)内,且位于超喂装置(43)的差速辊前侧不超过10cm范围内,超喂缝头识别器(7)与下位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中空旋转平台(32)、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撕布夹头法兰(34)、第二传感器;所述中空旋转平台(32)以及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均设置于夹头支架(11)上,中空旋转平台(32)通过撕布夹头法兰(34)与夹头固定部(18)连接;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中空旋转平台(32)连接,驱动撕布夹头法兰(34)旋转,带动夹头固定部(18)旋转,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撕布夹头法兰(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固定部(18)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夹头移动部(19)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当夹头气缸(17)的活塞杆回缩使固定钳口(15)与移动钳口(16)处于对布料夹持状态时,夹头固定部(18)及夹头移动部(19)合并使旋转撕布夹头(13)的外周呈圆形结构,在夹头固定部(18)与夹头固定部(18)处于合并状态下时,满足以下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走带牵引组件(21),所述旋转撕布夹头(13)位于走带牵引组件(21)的下方,使布料以竖直状态走带至旋转撕布夹头(13)位置处;所述走带牵引组件(21)包括牵引电机(22)、牵引转辊(23)、牵引气缸(24)、升降托台(25)、压力转辊(26),所述牵引转辊(23)设置于主体支架(44)上且通过轴承与主体支架(44)连接,使牵引转辊(23)能够自由旋转,所述牵引电机(22)与牵引转辊(23)连接,所述牵引气缸(24)设置于主体支架(44)上,升降托台(25)设置于牵引气缸(24)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压力转辊(26)设置于升降托台(25)上且位于牵引转辊(23)的上方,压力转辊(26)通过轴承与升降托台(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切刀组件、第一夹头组件(27)、第二夹头组件(28);第一夹头组件(27)及第二夹头组件(28)均设置于主体支架(44)上,第一夹头组件(27)设置于旋转撕布夹头(13)上方,第二夹头组件(28)设置于旋转撕布夹头(13)的下方,所述第一夹头组件(27)及第二夹头组件(28)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夹爪(40)、第二夹爪(41)、双向气缸(35)、气缸支架(12),所述双向气缸(35)通过气缸支架(12)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第一夹爪(40)设置于第一活塞杆的端部,第二夹爪(41)设置于第二活塞杆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切刀路轨(36)、切刀齿条(37)、切刀组件驱动电机(38),所述切刀路轨(36)以及切刀齿条(37)均设置于主体支架(44)上,所述切刀支架(29)设置于切刀路轨(36)上,所述切刀组件驱动电机(38)设置于切刀支架(29)上且通过齿轮与切刀齿条(3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包括超喂装置(4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框、超喂前输送辊(5)、超喂后输送辊(6)、待撕缝头检测开关(42)、撕布缝头识别器(8)、撕布走带编码器、撕布装置(10)、下位机、超喂走带编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喂缝头识别器(7),所述超喂缝头识别器(7)设置于超喂装置(43)内,且位于超喂装置(43)的差速辊前侧不超过10cm范围内,超喂缝头识别器(7)与下位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中空旋转平台(32)、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撕布夹头法兰(34)、第二传感器;所述中空旋转平台(32)以及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均设置于夹头支架(11)上,中空旋转平台(32)通过撕布夹头法兰(34)与夹头固定部(18)连接;夹头旋转驱动机构(33)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中空旋转平台(32)连接,驱动撕布夹头法兰(34)旋转,带动夹头固定部(18)旋转,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撕布夹头法兰(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固定部(18)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夹头移动部(19)的侧缘为弧形结构,当夹头气缸(17)的活塞杆回缩使固定钳口(15)与移动钳口(16)处于对布料夹持状态时,夹头固定部(18)及夹头移动部(19)合并使旋转撕布夹头(13)的外周呈圆形结构,在夹头固定部(18)与夹头固定部(18)处于合并状态下时,满足以下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幅柔性布料缝头识别撕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布装置(10)还包括走带牵引组件(21),所述旋转撕布夹头(13)位于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英男杨笑毓郭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尚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