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103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包括加肋圆柱壳体、基座、筏架和离心泵,加肋圆柱壳体两端均设置有压载水舱;基座固定在加肋圆柱壳体中;筏架弹性安装在基座上;离心泵弹性安装在筏架上;其中,离心泵上连接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路;离心泵运转时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内部充满水,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水介质与模型外水域联通且处于静止状态,离心泵通过四个BE40隔振器弹性安装在筏架上层,筏架的下层通过两个SH750隔振器弹性安装在基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简单可靠、涵盖典型要素的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以获取置信度较高的机械噪声基准试验数据,为相关预报方法和控制措施验证提供验证基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结构振动噪声,尤其是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


技术介绍

1、机械噪声、水动力噪声和螺旋桨噪声是船舶三大辐射噪声源。船舶在低速航行情况下以机械噪声为主,其不仅稳定存在,而且还具有低频、传播距离较远的特性,长期以来造成严重的水下辐射噪声超标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水下噪声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船舶机械噪声的预报和控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需要从早期阶段的船舶声学设计、详细设计阶段的声学性能预报分析和建造阶段的振动噪声控制等各个环节开展噪声分析和控制。这就对相关预报方法准确性和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试验验证提出了迫切需求,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是否满足入级要求。但是船舶机械噪声成因复杂,其首先是由主机、辅机设备不平衡运转产生振动噪声,通过通海管口直接辐射声或经由隔振系统、管路、空气等多通道传递到船体上,并最终通过船体和水域相互耦合作用产生水下辐射噪声。

2、现有的球壳、柱壳等试验模型只能验证单一的结构声预报方法而无法反映船舶机械系统组成特征和机械噪声发生本质;已有的集成平台往往又过于复杂,多种设备、部件相关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水舱包括半球形封头(1)和舱壁(2),半球形封头(1)和舱壁(2)固定形成封闭结构,舱壁(2)通过法兰和密封圈与加肋圆柱壳体(3)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封头(1)的直径为2m,厚度为12mm,舱壁(2)的厚度为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4)通过四个BE40隔振器(10)弹性安装在筏架(8)上层,筏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水舱包括半球形封头(1)和舱壁(2),半球形封头(1)和舱壁(2)固定形成封闭结构,舱壁(2)通过法兰和密封圈与加肋圆柱壳体(3)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封头(1)的直径为2m,厚度为12mm,舱壁(2)的厚度为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4)通过四个be40隔振器(10)弹性安装在筏架(8)上层,筏架(8)的下层通过两个sh750隔振器(11)弹性安装在基座(9)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噪声标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9)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雄尹志勇严斌吴文伟殷学文胡志宽高学文侯希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