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骨组织缺损修复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传统修复方法如骨移植、骨水泥填充等存在种种限制,如供体不足、免疫排斥、术后恢复慢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的发展,骨组织工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2、公告号为cn10741285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细胞的预血管化大块生物骨支架构建方法,用于生物制造领域,采用复合生物3d打印、电流体动力学直写、减材制造和细胞组装技术在大块生物骨支架内部构建功能性预制血管化网络来促进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采用可在体内讲解的生物材料海藻酸钠作为牺牲材料,并在其中加载内皮细胞,通过内皮细胞自身的迁移粘附到预制血管网络表面,与此同时,海藻酸钠降解形成预制血管网络;此外,骨支架材料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并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促进作用下合成分泌骨基质,并矿化,提高骨组织修复的效率。
3、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如何有效促进骨组织的血管化和成骨,仍是亟待解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孔径为100nm~5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占比面积为皮质骨表面积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占比面积为皮质骨表面积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个数通过根据孔径大小和面积占比来确定,具体确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孔径为100nm~5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占比面积为皮质骨表面积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占比面积为皮质骨表面积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促进骨组织血管化及成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个数通过根据孔径大小和面积占比来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鸿,
申请(专利权)人:启载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