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057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提取鱼鳔胶原蛋白,并将鱼鳔胶原蛋白溶解,得到胶原蛋白溶液;在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高分子材料和水,搅拌溶解;在溶解的溶液中加入导电颗粒和交联剂,振荡交联;在振荡交联后的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后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倒入微针模具,进行超声除去气泡;将载有前驱体溶液的微针模具放入在低温下过夜后脱模,得到电活性机械收缩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成本、工艺简单、绿色制备、生物相容性好、多功能等优势;基于所制得水凝胶微针的黏性、电活性和机械活性,伤口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微针是指经微制造技术加工而成的微小型针头,针头直径多为几十微米,长度一般为几十微米到毫米不等,以单体针或者针尖阵列的形式存在。微针贴片由位于平面基底(又称底物)上的单个或多个微针组成。微针作为经皮给药技术,由于其通常具有微米级针头更容易刺破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实现药物分子的无痛、低侵入性给药。它以其独特的低侵入性给药、局部可控性、药物多样性、操作简单、无痛等优点而获得广泛的关注。

2、由于微针的特殊结构,微针在伤口修复和组织再生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首先,微米级的针尖能够穿透伤口的物理屏障,如角质层、血凝块、瘢痕和渗出物。其次,微针的使用过程无创、无痛。最后,微针在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过程中产生机械刺激作用,刺激伤口周围的细胞和组织,进而促进胶原蛋白沉积。伤口愈合总是伴随着伤口床的向内收缩,以屏蔽周围皮肤的向外张力,伤口收缩的速度已被证明决定了伤口愈合的速度。具有机械活性的伤口敷料可以将伤口边缘向内拖向闭合,调节伤口力学微环境,加速伤口愈合。当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提取鱼鳔胶原蛋白的过程为:将新鲜鱼鳔用去离子水清洗,先用10%丁醇处理6~8小时,而后用0.1mol/L氢氧化钠处理6~8小时,预处理后用0.5mol/L乙酸浸泡40~72小时提取胶原蛋白,提取液放入去离子水中透析4~6天,透析后的胶原蛋白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鱼鳔胶原蛋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溶解鱼鳔胶原蛋白的溶剂为乙酸,其浓度为1~2wt%,得到胶原蛋白溶液的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提取鱼鳔胶原蛋白的过程为:将新鲜鱼鳔用去离子水清洗,先用10%丁醇处理6~8小时,而后用0.1mol/l氢氧化钠处理6~8小时,预处理后用0.5mol/l乙酸浸泡40~72小时提取胶原蛋白,提取液放入去离子水中透析4~6天,透析后的胶原蛋白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鱼鳔胶原蛋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溶解鱼鳔胶原蛋白的溶剂为乙酸,其浓度为1~2wt%,得到胶原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5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高分子材料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所述高分子材料与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15~0.3g:1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导电颗粒为银纳米颗粒;所述导电颗粒与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005~0.02g:1ml;所述交联剂为浓度为2~3wt%的戊二醛溶液和浓度为0.2~0.6wt%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的混合;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平张蕊唐鹏飞杨昆王清远冯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