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车门。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自身或他人的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车辆遭遇撞击。车辆发生侧碰的严重程度往往取决于车辆的侧部结构和装备。其中,车架作为汽车结构基础,安装有各类动力结构,车架的安全在碰撞中至关重要,另外,车门作为侧碰事故中,直接与乘员接触的车身部分,车门设置安全结构在侧碰撞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既可以减缓事故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也可以降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然而,现有的车架、车门均未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导致车门对乘员的侧碰保护性能不够,且现有吸能机构为一次性坍塌结构,使用后需要替换,维修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能效率高且降低维修成本的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门。
3、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采用吸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和设置于车架主体上的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车架、位于主车架前端的前副车架和位于主车架后端的后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前端、后副车架后端、主车架两侧均设置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所述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包括薄壁波纹盘(1)、安装板(2)、进气道(11)、气体溢流阀(4)和充气口(5),所述薄壁波纹盘(1)采用高弹性高强度金属材料,初始状态为展开的锥壳型,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于锥壳型的薄壁波纹盘(1)的大端,安装板(2)与薄壁波纹盘(1)内部形成气密空腔,所述充气口(5)通过进气道(1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和设置于车架主体上的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车架、位于主车架前端的前副车架和位于主车架后端的后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前端、后副车架后端、主车架两侧均设置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所述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包括薄壁波纹盘(1)、安装板(2)、进气道(11)、气体溢流阀(4)和充气口(5),所述薄壁波纹盘(1)采用高弹性高强度金属材料,初始状态为展开的锥壳型,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于锥壳型的薄壁波纹盘(1)的大端,安装板(2)与薄壁波纹盘(1)内部形成气密空腔,所述充气口(5)通过进气道(11)与气密空腔连通,通过充气口向气密空腔充气,所述充气口(5)设置气体溢流阀(4)用于在气密空腔气体压力达到阈值时排出气体,当车辆发生撞击锥壳型薄壁波纹盘(1)的大端和小端受力时,薄壁波纹盘(1)压缩变形吸收能量,同时内部气体容积减小吸收能量;当压缩变形的薄壁波纹盘(1)的大端和小端的受力消失时,从充气口充气薄壁波纹盘(1)恢复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板(15),所述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位于防撞板(15)和车架主体之间,所述防撞板(15)和车架主体之间设置若干薄壁波纹盘(1),每个薄壁波纹盘均通过连接安装板(2)形成气密空腔,若干薄壁波纹盘(1)的气密空腔之间通过连接气道(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吸能自恢复安全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薄壁波纹盘(1)至少连接两根连接气道(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