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991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微通道回热器,压缩机连接有排气管、第一回气管以及第二回气管,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排气管,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高压管,微通道回热器设置有第一微通道结构、第二微通道结构和第三微通道结构,第一微通道结构和第二微通道结构布置在第三微通道结构的两侧;其中,第一微通道结构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回气管,第二微通道结构的输出端连通第二回气管,第三微通道结构的输入端连通高压管。高温制冷剂输入第三微通道结构,低温制冷剂流经第一微通道结构和第二微通道结构,利用微通道回热器的进行热交换,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具有换热效率高、装配简单、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制冷设备是能够调节温度的设备,比如冰箱、空调等。部分制冷设备使用的制冷系统为双吸气制冷系统,双吸气制冷系统具有两个回气管,分别向压缩机输入低压制冷剂和中压制冷剂,两个回气管均需要回热,当前使用毛细管贴合回气管的回热方式,存在换热效率低、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采用微通道回热器,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及降低成本。

2、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应用上述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微通道回热器,所述压缩机连接有排气管、第一回气管以及第二回气管,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排气管,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高压管,所述微通道回热器设置有第一微通道结构、第二微通道结构和第三微通道结构,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和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微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三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微通道排布为两行,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微通道排布为一行或者两行,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三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三微通道排布为两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三微通道,并且为单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微通道排布为两行,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微通道排布为一行或者两行,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第三微通道,多个所述第三微通道排布为两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的截面积,所述第三微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微通道的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的输送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回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抵接于所述第三换热管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管内形成所述第一微通道结构,所述第二换热管内形成所述第二微通道结构,所述第三换热管内形成所述第三微通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回热器还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三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智勤叶钰龙余圣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