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954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3
本技术公开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有上仓和下仓;上仓和下仓中均具有若干个货位区域;每一个货位区域中均设有一个货位智能模块,每一台四向穿梭车上均设有一个四向穿梭车智能模块,每一台升降机上均设有一个升降机智能模块;还包括有数据管理智能模块、仓位管理智能模块和控制管理智能模块;数据管理智能模块与仓位管理智能模块和控制管理智能模块分别相连接以实现数据交互;仓位管理智能模块与货位智能模块相连接以实现数据交互;控制管理智能模块与四向穿梭车智能模块和升降机智能模块分别相连接以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案将不同区域、不同设备划分成多个独立自主的智能模块,在相互协作下使整个系统完美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重力储能,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重力储能系统需要进行有效的调度和控制,例如包括确定何时储存和释放能量、如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运行系统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故障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效率和可用性。现有技术方案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718953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通过智能控制单元接收来自多种传感器的输入进而进行计算、优化,该方案能够实现智能控制、自动调整,但其所有计算及收发任务信息均由一个智能控制单元来完成,处理能力和效率可能存在不足;尤其在系统处理量很大的情况下,此种类似于传统分布式控制、整体下达路径规划的方式,较难保证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也较难及时做出工艺调整。为了实现最佳性能,需要一种更为智能、高效的系统来管理和协调控制重力储能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解决现有方案效率有待提高、不适于应对较大的系统处理量等问题,通过多智能体协作方式实现分级的智能控制,并与实体设备相结合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仓(1)和下仓(2);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中均具有若干个货位区域(3),所述货位区域(3)中设有用于存储重物块的货架(4)以及用于运输重物块的四向穿梭车(5);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通过重物升降通道(6)相连通,所述重物升降通道(6)中设有用于将重物块在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之间运输的若干台升降机(7),所述升降机(7)连接有发电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1)中的所述货位区域(3)以方形网格状规则划分,所述货位区域(3)之间为巷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仓(1)和下仓(2);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中均具有若干个货位区域(3),所述货位区域(3)中设有用于存储重物块的货架(4)以及用于运输重物块的四向穿梭车(5);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通过重物升降通道(6)相连通,所述重物升降通道(6)中设有用于将重物块在所述上仓(1)和所述下仓(2)之间运输的若干台升降机(7),所述升降机(7)连接有发电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1)中的所述货位区域(3)以方形网格状规则划分,所述货位区域(3)之间为巷道(14),所述巷道(14)的地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四向穿梭车(5)的轨道;所述升降机(7)的数量为二台至四台,所述升降机(7)集中排列设置在所述重物升降通道(6)的出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协作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斌曾小超史沁鹏姜健宁云刚王增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