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仪器移门。
技术介绍
1、当前的生物仪器往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仪器功能越来越多,仪器的体积也及占用的实验室空间也越来越大,而实验室空间本身寸土寸金,空间有限,无法实现无限制拓展。另一方面,生物仪器往往需要密封,一般需要负压或者对应的正压要求,最低也会要求形成完整的封闭性,因此需要移门结构实现实验人员与仪器内部的交互。
2、目前生物仪器最常使用的移门结构是翻盖式,往左翻盖或者往上翻盖,常规的翻盖式移门结构需要在仪器的前方预留足够的翻盖门的旋转空间;也有的仪器门采用连杆结构,需要对门进行外拉操作,再沿指定轨迹向上移动,同样需要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还有的仪器使用上滑式移门,移门通过上下直线运动轨迹实现开启和关闭,但该结构对仪器密封性及外观具有一定影响,门板较重,且移门关闭后,移门的顶部须与仪器的顶部对齐,总体结构不紧凑,外观也不美观。上述移门结构一般需进行手动操作,对于大型设备,若无充分的结构优化,需要一定的力气去操作,对于个子不高、力气不大的实验人员也是一种挑战。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仪器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和机架,所述的机架的外侧安装有外壳,所述的机架的内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的前侧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包括上下设置并相通的直线槽和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自上而下弯向所述的机架的内侧,所述的门板的背面固定有向后伸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导向槽内,所述的外壳的前侧设有与所述的门板的大小相适配的容置孔,所述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直线槽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门板开启到位;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弧形槽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门板关闭到位并嵌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仪器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和机架,所述的机架的外侧安装有外壳,所述的机架的内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的前侧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包括上下设置并相通的直线槽和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自上而下弯向所述的机架的内侧,所述的门板的背面固定有向后伸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导向槽内,所述的外壳的前侧设有与所述的门板的大小相适配的容置孔,所述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直线槽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门板开启到位;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弧形槽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门板关闭到位并嵌入所述的容置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仪器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同步带轮、两个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两条第二同步带、传动轴、两组惰轮组件,所述的电机水平安装所述的机架的上侧,所述的机架的上侧安装有左右对称的轴承,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轴承内,一个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和所述的第三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的传动轴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的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固定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两组惰轮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的机架的下侧,所述的第一同步带的两端分别绕设在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和所述的第三同步带轮上,每条所述的第二同步带的两端分别绕设在一个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和一组所述的惰轮组件的惰轮上,所述的第二同步带上固定有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经导向机构与所述的门板相连,所述的导向机构对所述的门板沿所述的导向槽的移动起导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仪器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门板背面的两个导向单元,每个所述的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连接件、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导轨沿所述的门板的高度方向固定于所述的门板的背面,所述的第一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导轨上,所述的第一滑块经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的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的连接杆,所述的第二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上,所述的第二滑块固定于一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孔晋,王小伟,寿淼钧,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