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92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支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系统;烟气筒,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容纳高温烟气;导风筒,其上端固定于所述烟气筒上,包括进风口用于引入高温烟气,以及中心设置的出风筒,其上端延伸至导风筒外部,下端则贯穿进入烟气筒内部,以引导烟气流动;收集斗,漏斗型,固定于所述烟气筒的下端,用于收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颗粒筒,固定于所述收集斗的下端,用于接收并堆积从收集斗落下的固体颗粒物,同时利用颗粒物的余热进行进一步燃烧发热;排渣筒,放置于所述颗粒筒的下端,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固体渣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热回收、灵活调节、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效益显著和经济性良好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具体是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高温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钢铁冶炼、火力发电、玻璃制造等,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和固体渣粒。这些废弃物中蕴含着丰富的余热资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然而,现有的处理方式往往忽视了这部分余热的回收与利用,导致能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

2、高温烟气和固体渣粒中的余热是一种潜在的能源,:通过回收高温烟气和固体渣粒中的余热,可以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供其他生产环节使用,从而减少对现有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高温烟气的直接排放可以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和有害物质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同时,对固体渣粒的有效处理可以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3、目前,针对高温烟气和固体渣粒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除尘、脱硫、脱硝等净化工艺处理高温烟气,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但未能充分利用烟气中的余热。在烟气排放前设置余热锅炉,利用烟气的余热产生蒸汽,进而驱动汽轮机发电。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余热回收,但回收效率有限,且对固体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32)内滑动设置有延伸筒(35),所述延伸筒(35)中固定架设有转轴(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6)延伸至颗粒筒(5)内并贯通至颗粒筒(5)底部下方,所述转轴(36)底部固定有转盘(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6)在颗粒筒(5)内位置的外壁固定有多圈螺旋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32)内滑动设置有延伸筒(35),所述延伸筒(35)中固定架设有转轴(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6)延伸至颗粒筒(5)内并贯通至颗粒筒(5)底部下方,所述转轴(36)底部固定有转盘(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6)在颗粒筒(5)内位置的外壁固定有多圈螺旋叶片(51),所述螺旋叶片(51)与颗粒筒(5)内壁贴合,所述螺旋叶片(51)中圆周分布地贯穿有多根倒u型的颗粒导热管(52),所述颗粒导热管(52)的下端固定在转盘(53)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及固体渣粒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3)内转动设置有转筒(33),所述转筒(33)下方有与烟气筒(2)连通的通孔,所述转筒(33)的上方与出风筒(32)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筒(32)的上端贯穿到转筒(33)上方,所述转筒(33)周围分布有多片导风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陈彪刘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州禹澄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