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容量大、工作时间长、经济性能好、充放电循环多等优点,可以弥补抽水蓄能的对厂址选择要求高的不足,将是有效解决我国大规模储能问题的重要选择。
2、大容量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需在地面以下百米甚至数百米设置地下硐室作为储气库,工作状态下承受高达10~18mpa的内压,围岩受力复杂。在气体高内压的作用下,地下硐室上需覆盖经一定厚度的硬岩,方可保证地下岩石受高压作用不受破坏,且不影响到地面。如何保证压气储能岩石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尤其是抗隆起稳定性成为了设计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即需计算确定地下硐室的埋置深度:地下硐室埋置深度若太浅,硐室上方的硬岩厚度不够,则会影响地下硐室的安全性;埋置深度若太深,设计过于保守,则影响到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经济性。由于压气储能人工硐室目前尚无建成案例,因此针对它的设计研究也并不多,主要还是参考水工隧洞的设计经验。
3、而水工隧洞的设计方法仅仅考虑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岩体的抗拉强度,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硐室埋置深度通过如下第一公式进行获取:
5.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埋深获取模块和硐室建造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岩体的抗拉强度,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硐室埋置深度通过如下第一公式进行获取:
5.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埋深获取模块和硐室建造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二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雄,林轶,林伟斌,熊雄,陈昱达,王靖,张略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