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园区供冷中氨燃烧制冷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878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8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园区供冷中氨燃烧制冷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根据氨燃烧室的几何结构和燃料供给量,计算氨燃烧产生的热量,并分析燃烧室与解吸塔之间的热量传递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传热,通过模拟热量传递过程,得到并绘制塔壁面的热流密度分布;根据流动状态和压降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分析制冷剂在溶液中的解吸过程,基于溶液浓度、制冷剂沸点和蒸汽压力,计算解吸塔内不同位置的局部解吸速率和制冷剂蒸汽的产生量;根据热流密度分布,计算溶液温度分布,通过分析解吸塔内传热与传质的过程,得到填料表面的局部传热系数和传质效率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园区供冷中氨燃烧制冷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大型园区供冷系统中,氨燃烧制冷技术的应用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解吸塔作为系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体制冷效率。然而,当我们试图通过增大解吸塔的比表面积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和制冷剂解吸速率时,却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减小塔径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但同时也会导致气液两相在塔内的流动阻力增大,影响传质效果。相反,增加塔高虽然可以延长气液接触时间,但又会增加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此外,操作压力的选择也存在矛盾:高压有利于提高解吸效率,但会增加设备的制造难度和运行风险;低压则可能导致解吸不充分,影响制冷效果。更为复杂的是,解吸塔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性问题。塔底温度较高,有利于制冷剂的解吸;而塔顶温度较低,可能导致部分已解吸的制冷剂重新被吸收。这种温度梯度的存在使得解吸过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率。如何在这些相互矛盾的因素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同时满足大型园区对制冷量和能效的苛刻要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园区供冷中氨燃烧制冷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氨燃烧室的几何结构和燃料供给量,计算氨燃烧产生的热量,并分析燃烧室与解吸塔之间的热量传递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传热,通过模拟热量传递过程,得到并绘制塔壁面的热流密度分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填料类型、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堆积密度参数,分析吸收剂溶液在解吸塔内的流动状态,获取塔内不同位置的气液两相流速和气液比分布,分析填料尺寸与塔径比对压降的影响,建立压降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包括: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园区供冷中氨燃烧制冷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氨燃烧室的几何结构和燃料供给量,计算氨燃烧产生的热量,并分析燃烧室与解吸塔之间的热量传递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传热,通过模拟热量传递过程,得到并绘制塔壁面的热流密度分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填料类型、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堆积密度参数,分析吸收剂溶液在解吸塔内的流动状态,获取塔内不同位置的气液两相流速和气液比分布,分析填料尺寸与塔径比对压降的影响,建立压降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流动状态和压降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分析制冷剂在溶液中的解吸过程,基于溶液浓度、制冷剂沸点和蒸汽压力,计算解吸塔内不同位置的局部解吸速率和制冷剂蒸汽的产生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热流密度分布,计算溶液温度分布,通过分析解吸塔内传热与传质的过程,得到填料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胡金鹏陈爱国聂宇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航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