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65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7
本技术涉及磁力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包括:中轴,中轴上可转动设有叶轮和内磁转子,中轴不可转动,中轴上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叶轮和内磁转子的轴向移动。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和叶轮连接键,利用叶轮连接键和卡槽适配,使得叶轮和内磁转子连接,当内磁转子转动时能够通过叶轮连接键驱动连接法兰转动,从而驱动叶轮转动,同时叶轮和内磁转子可以单独更换,减少维修更换成本;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利用轴套卡簧与叶轮轴套和转子轴套相抵,从而限制叶轮轴套和转子轴套的轴线移动,通过设置叶轮限位槽限制叶轮轴套的轴向移动,通过设置转子限位槽限制转子轴套的轴向移动,保证叶轮和内磁转子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力泵,具体为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


技术介绍

1、磁力泵也称磁力驱动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电动机和底座等几个部件组成。磁力泵的磁力传动器分为外磁钢总成,内磁钢总成和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钢总成旋转时,磁场能够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内磁钢总成转动。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减少了安全隐患。

2、一般内磁钢总成分为两种,一种是分体式的,内转子通过中轴与叶轮连接,中轴通过中轴座可转动的安装在隔离套开口处,内转子在外转子的驱动下转动,通过中轴带动叶轮转动,这种结构中轴两端的力矩不平衡,容易造成中轴轴承磨损和内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偏磨。另一种是一体式的,内磁转子和叶轮位整体,内磁转子直接驱动叶轮绕中轴转动,这种结构能够避免偏磨,但是叶轮或者内磁转子其中一部分发生损坏时,整体都需要更换,成本较高。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传统内磁钢总成容易发生偏磨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包括叶轮段(12)和转子段(13),所述叶轮(2)可转动的安装在叶轮段(12)处,所述内磁转子(3)可转动的安装在转子段(13)处,所述转子段(13)直径大于叶轮段(12)直径,所述叶轮段(12)前端设有前定位键(11),所述转子段(13)后端设有后定位键(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定位槽(15)和后定位槽(16),所述前定位槽(15)位于叶轮段(12)和前定位键(11)交界处位,所述后定位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包括叶轮段(12)和转子段(13),所述叶轮(2)可转动的安装在叶轮段(12)处,所述内磁转子(3)可转动的安装在转子段(13)处,所述转子段(13)直径大于叶轮段(12)直径,所述叶轮段(12)前端设有前定位键(11),所述转子段(13)后端设有后定位键(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定位槽(15)和后定位槽(16),所述前定位槽(15)位于叶轮段(12)和前定位键(11)交界处位,所述后定位槽(16)位于转子段(13)和后定位键(14)交界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力泵内磁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槽(15)和后定位槽(16)处设有轴套卡簧(17),所述前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峰章兵章武吴宗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泾县天和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