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机,具体涉及为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
技术介绍
1、现在,对于工业镜头和相机接口而言,工业镜头和相机接口需要进行可靠连接,并且,需要保证镜头最后一个镜片到像面的距离是一个固定值,以此来保证成像质量,但是由于镜头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影响,这一固定值可能会有细小变动。因此需要微调后焦进行成像调节。目前市面上的接口普遍采用固定接口并且在固定接口内部加垫片进行后焦微调,此调节结构需要频繁拆卸接口,通过反复在接口内部增减垫片,以此来达到调节后焦的目的。
2、为此,提供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镜头连接件、相机连接件和锁紧件;镜头连接件前端连接外部镜头,相机连接件尾部连接外部相机;
3、镜头连接件其内部中空,镜头连接件后端依次设有安装部和可变形环,安装部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镜头连接件(1)、相机连接件(2)和锁紧件(3);镜头连接件(1)前端连接外部镜头,相机连接件(2)尾部连接外部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14),镜头连接件(1)通过连接环(14)连接可变形环(12),连接环(14)直径小于可变形环(12),缺口(124)从连接环(14)前端延伸至可变形环(12)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挤压结构为楔形通孔,可变形环(12)截面形状为与挤压结构形状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镜头连接件(1)、相机连接件(2)和锁紧件(3);镜头连接件(1)前端连接外部镜头,相机连接件(2)尾部连接外部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14),镜头连接件(1)通过连接环(14)连接可变形环(12),连接环(14)直径小于可变形环(12),缺口(124)从连接环(14)前端延伸至可变形环(12)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挤压结构为楔形通孔,可变形环(12)截面形状为与挤压结构形状相对应的楔形,且可变形环(12)的直径朝着相机连接件(2)方向逐渐收紧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相机后焦距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镜头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灿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