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绍军专利>正文

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077 阅读:1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相机使用者方便操作且稳定可靠的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包括相机云台、三脚架固定台、调整臂、固定夹、托轮、固定螺孔、相机固定螺栓等主要部件结构组成,固定夹、托轮结构的运用可以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配于不同类型和长度的长焦距镜头,使相机和长焦距镜头整体相对于三脚架的重心点支撑更加准确,较好的防止镜头过重产生重心点偏移导致相机在拍摄过程中取景发生抖动等不良状况。(*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照相器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专门为长焦距相机镜头配套使用的 托架云台结构。
技术介绍
长焦距镜头由于镜头自身的质量比较重,与相机套接后重心明显前倾,如双手徒 手拍照,往往会由于徒手长期托举镜头,在相机水平移动捕捉画面时产生镜头抖动影响相 片的拍摄效果,故会采用三角支架进行固定支撑,但一般的相机三脚架与相机连接的云台 机构都是与相机底部固定旋接,若相机镜头太长太重容易使整个相加三脚架和相机本身发 生重心偏离,很难有效起到支撑稳定的效果,拍照效果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相机使用者方便操作且稳定可 靠的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 包括相机云台、三脚架固定台、调整臂、固定夹、托轮、固定螺孔、相机固定螺栓等主要部件 结构组成,其中三脚架固定台位于本技术结构中部,包含横向并排位置的固定螺孔,三 脚架固定台后部为相机云台,相机云台为方形结构,中间为相机固定螺栓,上面贴合防滑橡 胶垫,相机云台前端90度弯折与三脚架固定台接合为一体,三脚架固定台右侧向上90度弯 折,含有轨道槽结构,轨道槽右下部为支撑杆,支撑杆与调整臂接触,调整臂与三脚架固定 台通过固定夹在该轨道槽上相互固定,固定夹与轨道槽和调整臂连接处为一组摩擦轮,套 接在固定夹主轴上,调整臂前端为托轮结构,与调整臂横向90度通过联轴和螺母进行固定 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独立的三脚架固定台与下部支撑三脚架适配 固定和独立的相机云台与上部相机适配固定,以上两个结构的改良能够达到从现有技术的 相机与三脚架固定接合转变为相互独立连接固定,能有效达到三脚架的支撑点位置前移; (2)固定夹、托轮结构的运用可以示本技术适配于不同类型和长度的长焦距镜头,使相 机和长焦距镜头整体相对于三脚架的重心点支撑更加准确,较好的防止镜头过重产生重心 点偏移导致相机在拍摄过程中取景发生抖动等不良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中轨道槽盒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的总体结构俯视图;图中,1.相机云台、2.三脚架固定台、3.调整臂、4.固定夹、5.托轮、6.固定螺孔、 7.相机固定螺栓、8.防滑橡胶垫、9.轨道槽、10.支撑杆、11.摩擦轮、12.联轴、1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包括相机云台(1)、三脚架固定台 (2)、调整臂(3)、固定夹(4)、托轮(5)、固定螺孔(6)、相机固定螺栓(7)等主要部件结构组 成,其中三脚架固定台(2)位于本技术结构中部,包含横向并排位置的固定螺孔(6), 三脚架固定台(2)后部为相机云台(1),相机云台(1)为方形结构,中间为相机固定螺栓 (7),上面贴合防滑橡胶垫(8),相机云台(1)前端90度弯折与三脚架固定台(2)接合为一 体,三脚架固定台⑵右侧向上90度弯折,含有轨道槽(9)结构,轨道槽(9)右下部为支撑 杆(10),支撑杆(10)与调整臂(3)接触,调整臂(3)与三脚架固定台(2)通过固定夹(4) 在该轨道槽(9)上相互固定,固定夹(4)与轨道槽(9)和调整臂(3)连接处为一组摩擦轮,套接在固定夹(4)主轴上,调整臂(3)前端为托轮(5)结构,与调整臂(3)90度横向 通过联轴(12)和螺母(13)进行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的支撑杆(10)的作用是调整臂(3) —端与轨道槽(9)调节并固定, 另一端上的托轮(5)支撑相机镜头,支撑杆(10)作为调整臂(3)支撑点,使调整臂(3)作 为可调整杠杆中的一根固定长度的杠杆壁,调整臂(3)中从与轨道槽(9)调节并固定点位 置至支撑杆(10)距离为另一根可调节长度的杠杆臂,支撑杆(10)使本技术结构前端 结构稳定,起到平衡调整臂(3)杠杆的作用。如图1所示,相机云台(1)高于三脚架固定台(2),目的使相机和长焦距镜头整体 相对于三脚架顶端与三脚架固定台(2)接触点重心提高,可更好进行徒手调节重心点。如图1、图3所示,托轮(5)与联轴(12)套接并间隙配合,使托轮(5)能与长焦距 镜头滑动摩擦,方便调整臂(3)对于长焦距镜头适配调整。权利要求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云台(1)、三脚架固定台(2)、调整臂(3)、固定夹(4)、托轮(5)、固定螺孔(6)、相机固定螺栓(7)等主要部件结构组成,其中三脚架固定台(2)位于本技术结构中部,包含横向并排位置的固定螺孔(6),三脚架固定台(2)后部为相机云台(1),相机云台(1)为方形结构,中间为相机固定螺栓(7),上面贴合防滑橡胶垫(8),相机云台(1)前端90度弯折与三脚架固定台(2)接合为一体,三脚架固定台(2)右侧向上90度弯折,含有轨道槽(9)结构,轨道槽(9)右下部为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调整臂(3)接触,调整臂(3)与三脚架固定台(2)通过固定夹(4)在该轨道槽(9)上相互固定,固定夹(4)与轨道槽(9)和调整臂(3)连接处为一组摩擦轮(11),套接在固定夹(4)主轴上,调整臂(3)前端为托轮(5)结构,与调整臂(3)90度横向通过联轴(12)和螺母(13)进行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相机使用者方便操作且稳定可靠的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包括相机云台、三脚架固定台、调整臂、固定夹、托轮、固定螺孔、相机固定螺栓等主要部件结构组成,固定夹、托轮结构的运用可以示本技术适配于不同类型和长度的长焦距镜头,使相机和长焦距镜头整体相对于三脚架的重心点支撑更加准确,较好的防止镜头过重产生重心点偏移导致相机在拍摄过程中取景发生抖动等不良状况。文档编号G03B17/56GK201622426SQ20092029477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绍军 申请人:陈绍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长焦距相机镜头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云台(1)、三脚架固定台(2)、调整臂(3)、固定夹(4)、托轮(5)、固定螺孔(6)、相机固定螺栓(7)等主要部件结构组成,其中三脚架固定台(2)位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部,包含横向并排位置的固定螺孔(6),三脚架固定台(2)后部为相机云台(1),相机云台(1)为方形结构,中间为相机固定螺栓(7),上面贴合防滑橡胶垫(8),相机云台(1)前端90度弯折与三脚架固定台(2)接合为一体,三脚架固定台(2)右侧向上90度弯折,含有轨道槽(9)结构,轨道槽(9)右下部为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调整臂(3)接触,调整臂(3)与三脚架固定台(2)通过固定夹(4)在该轨道槽(9)上相互固定,固定夹(4)与轨道槽(9)和调整臂(3)连接处为一组摩擦轮(11),套接在固定夹(4)主轴上,调整臂(3)前端为托轮(5)结构,与调整臂(3)90度横向通过联轴(12)和螺母(13)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绍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