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云峰专利>正文

倒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03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导流装置,是一种倒油器,是针对现有容器瓶装液体导流时剂量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倒油器包括本体、气孔、盖帽、气管、垫圈,本体为导流型空腔;垫圈与盖帽内径过盈配合,并将本体固定于盖帽上;本体外径设有气孔和第一导流孔,气管通过本体插入气孔。其要点是所述本体设有小孔盖,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直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扣合。通过较大直径的第一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大的液体,通过较小直径的第二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小的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回收方便,应用范围广,使用简便,成本低,装配生产简单,适用于各种瓶装容器内液体的导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导流装置,是一种倒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植物食用油(以下简称食用油)包括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葵花子 油、大豆油等植物油脂,其采用不同的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常温下为液态。制得 的成品放置于塑料或玻璃等容器瓶内,瓶口设有桶盖,旋紧桶盖密封容器瓶内的食用油,打 开桶盖将容器瓶内的食用油导流出容器瓶。根据食用油的导流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 种一种导流方式是将食用油倒入特定的容器内,通过特定容器对容器内的食用油进 行导流,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ZL专利号02288009. 7,授权公告日2003年10月15日, 技术名称“双嘴油壶”,其要点是壶身相对于壶把手的壶口一侧,设置有二个油嘴,大油 嘴在上,小油嘴在大油嘴下方。上述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容量装的食用油容器瓶,但其操作较 为复杂。另一种导流方式是将原容器瓶的油桶盖更换成特定的油桶盖,通过特定油桶盖对 容器瓶内的食用油进行导流,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200520083221. 6,授权公 告日2006年5月24日,技术名称“一种方便倒油的油桶盖”,其要点是在盖体的上部连 接有导油管,导油管的管口处设计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上安装有固定圈,固定圈与一连 接带固定连接,在连接带的末端连接有与导油管的管口相匹配的软塞。上述方式应用范围 较广,但其导流剂量取决于导油管的管口直径,导流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带有大小不同导流 孔的倒油器,使其解决现有容器瓶装液体导流时剂量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 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倒油器,该倒油器包括本体、气孔、盖帽、气管、垫圈,本体为导流型空腔;垫圈 与盖帽内径过盈配合,并将本体固定于盖帽上;本体外径设有气孔和第一导流孔,气管通过 本体插入气孔;该倒油器与液体容器瓶的瓶口旋紧,倾斜容器瓶,容器瓶内的液体通过本体 的第一导流孔导流出容器瓶。其设计要点是所述本体设有小孔盖,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直 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扣合。通过较大直 径的第一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大的液体,通过较小直径的第二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小的液体。所述本体和小孔盖呈弧形弯曲,弧形弯曲设计可防止灰尘等杂物从本体的第一导 流孔或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落入容器瓶内,造成容器瓶内的液体变质。小孔盖上后导流孔 的凹筋与本体上第一导流孔的凸筋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可防止通过小孔盖导流液体时发生 液体夕卜溢。所述本体通过绳带与小孔盖连为一体,绳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通过绳带使小孔 盖装卸时不会脱离本体,不易发生小孔盖丢失。所述本体、小孔盖分别设有密封盖,气孔设有透气密封盖。通过密封盖和透气密封 盖进一步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容器瓶内造成容器瓶内的液体变质。根据上述结构特点,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小孔盖,第一个小孔盖的第二 导流孔直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直径,其他小孔盖的导流孔直径逐一小于前一个小孔盖 的导流孔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与本体扣合,其他小孔盖的后导流孔逐一与前一个小孔 盖的导流孔扣合,小孔盖和其他小孔盖通过绳带分别固定于本体上,本体、小孔盖和其他小 孔盖分别设有密封盖。所述盖帽设有半圆孔,通过半圆孔方便将盖帽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端装配入本 体,同时防止盖帽滑出本体。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回收方便,应用范围广,使用简便,成本低, 装配生产简单,适用于各种瓶装容器内液体的导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中省略气管。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省略气管。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本体,101、第一导流孔,102、凸筋,2、小孔盖,201、第二导 流孔,202、后导流孔,203、凹筋,3、绳带,4、气孔,5、盖帽,501、半圆孔,6、气管,7、垫圈。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装配和使用进一步描述。如图1 3所示,所述 本体1的气孔4、第一导流孔101、凸筋102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小孔盖2的第二导流孔201、 后导流孔202、凹筋203通过注塑一次成型。本体与小孔盖,以及本体与小孔盖之间的绳带 3,三者通过注塑连为一体,或者通过绳带将注塑成型的本体与小孔盖连为一体。带有半圆 孔501的盖帽5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端套入本体,并在盖帽底部套入垫圈7,通过垫圈与盖 帽底部内径的过盈配合,将本体固定于盖帽。最后,将气管6从本体底部套入本体的气孔, 该倒油器即可装配完成。该倒油器可用于各种瓶装容器内液体的导流,以该倒油器在食用油容器瓶上的使 用为例。使用时,卸下原食用油容器瓶的倒油器,将该倒油器的盖帽与食用油容器瓶的瓶 口旋紧。在烹饪食物时,如果要倒取剂量较大的食用油,将小孔盖从本体上取下,倾斜食用 油容器瓶,即可将食用油容器瓶内的食用油从食用油容器瓶内倒出,由于本体的第一导流 孔直径大于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直径,倒取食用油的剂量较大;反之,如果要倒取少量食用 油,将小孔盖上后导流孔的凹筋与本体上第一导流孔的凸筋过盈配合,倾斜食用油容器瓶, 即可将食用油容器瓶内的食用油从食用油容器瓶内倒出,倒取食用油的剂量较小。权利要求一种倒油器,该倒油器包括本体(1)、气孔(4)、盖帽(5)、气管(6)、垫圈(7),本体为导流型空腔;垫圈与盖帽内径过盈配合,并将本体固定于盖帽上;本体外径设有气孔和第一导流孔(101),气管通过本体插入气孔;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设有小孔盖(2),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201)直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101)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202)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和小孔盖(2)呈弧形弯曲,小孔 盖上后导流孔(202)的凹筋(203)与本体上第一导流孔(101)的凸筋(102)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通过绳带(3)与小孔盖(2)连 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小孔盖(2)分别设有密封盖, 气孔(4)设有透气密封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小孔盖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油器,其特征是所述盖帽(5)设有半圆孔(50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导流装置,是一种倒油器,是针对现有容器瓶装液体导流时剂量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倒油器包括本体、气孔、盖帽、气管、垫圈,本体为导流型空腔;垫圈与盖帽内径过盈配合,并将本体固定于盖帽上;本体外径设有气孔和第一导流孔,气管通过本体插入气孔。其要点是所述本体设有小孔盖,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直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扣合。通过较大直径的第一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大的液体,通过较小直径的第二导流孔导流剂量较小的液体。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回收方便,应用范围广,使用简便,成本低,装配生产简单,适用于各种瓶装容器内液体的导流。文档编号B65D53/00GK201597856SQ20092029474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油器,该倒油器包括本体(1)、气孔(4)、盖帽(5)、气管(6)、垫圈(7),本体为导流型空腔;垫圈与盖帽内径过盈配合,并将本体固定于盖帽上;本体外径设有气孔和第一导流孔(101),气管通过本体插入气孔;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设有小孔盖(2),小孔盖的第二导流孔(201)直径小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101)直径,小孔盖的后导流孔(202)与本体的第一导流孔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顾云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