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7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涉及防雷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驱动机构,可以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外壳、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电机、齿条、啮合齿轮、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二安装块的相互配合,使得可以延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避免了检测员需要在楼顶反复调整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并提高了辅助杆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检测,具体为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与监管力度的加大,建筑物防雷安全检测成为安全检测的重要环节。而接闪器的检测是防雷安全检测的基本大项。而接闪器的接地电阻及规格参数测量又是接闪器检测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由于接闪器均安装在建筑物顶部,部分建筑物顶层由于设计或人为原因无法进入,导致接闪器的检测无法进行,无法满足检测需要。

2、但现有的防雷检测辅助杆使用时因杆体长度问题导致检测员不断挪动,导致检测员的安全性大大下降,且电线很容易因检测时导致有一段被别的异物勾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和第一连接杆(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部(14),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块(20),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10),所述第三连接块(10)的其中一端且位于第二夹持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部(12),所述第三连接块(10)的另一端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和第一连接杆(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部(14),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块(20),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10),所述第三连接块(10)的其中一端且位于第二夹持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部(12),所述第三连接块(10)的另一端且位于第六连接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18),所述第六连接块(20)和第五连接块(1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一侧且远离第五连接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16),所述第四连接块(16)和第五连接块(18)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与第五连接块(1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2)靠近第二夹持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锯片(11),所述第二夹持部(14)靠近第一夹持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菱形片(13),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卷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检测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的外侧,所述外壳(7)的内部且相对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所述第二转轴(30)的相对应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和啮合齿轮(29),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28),所述啮合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磊纪璐张信龙梅杰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