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739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开坯轧制、控制轧制、控冷矫直、淬火、回火。采用合理的轧制坯料尺寸范围设计,配合分区控温的控制轧制、三阶段控冷矫直、三区域两阶段淬火冷却和回火工艺控制,有效控制了钢板头尾板形与厚度、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实现了中厚规格超宽幅钢板的高精度成形,得到板形优良、性能稳定的超宽幅钢板,所得钢板厚度为10~40mm,宽度4000~4800mm,不平度≤4mm/2M。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服役场景制备差异化性能的高精度超宽幅钢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所得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钢板屈服强度≥1190MPa,抗拉强度≥1370MPa,‑40℃冲击值≥60J;所得高钢级管线钢板屈服强度≥630MPa,抗拉强度≥680MPa,‑40℃冲击吸收功≥170J。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造,具体提供了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油气运输、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对超宽幅中厚钢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超宽幅中厚钢板在控轧控冷和淬火过程中面临高温快速冷却后的板形控制难题,其中,中厚规格钢板从高温下快速冷却会产生大量残余应力,使得钢板容易出现浪形、瓢曲等板形不良问题,超宽幅钢板在高温下快速冷却更容易因散热不均匀而造成更加严重的不均匀变形。同时,钢板在淬火后的板形问题一旦产生就难以矫正挽救,成为废板,造成重大损失。对于宽度为4000~4800mm、厚度为10~40mm的超宽幅度中厚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板形不良、性能不稳定和性能分布不均匀等现象,生产次品率高,生产难度大,经济效益难以保障,亟需中厚规格超宽幅钢板的高精度成形技术。

2、专利cn 114134387b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1300mpa级厚规格超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采用低温终轧模式,提高位错密度,保证超高的强度满足服役条件。但是,其未考虑控轧控冷和淬火过程中的板形控制问题,其采用的低温终轧模式也使得轧制变形抗力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生产包括开坯轧制、控制轧制、控冷矫直、分区分段淬火、回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坯轧制的板坯厚度为150~200mm,开坯过程将坯料轧至目标宽度,冷却至180~240℃,重新加热到1240~1260℃,均热30~50min后出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轧制是对钢板进行分区控温,控制钢板上、下表面温度差≤15℃,边缘、中心表面温度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生产包括开坯轧制、控制轧制、控冷矫直、分区分段淬火、回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坯轧制的板坯厚度为150~200mm,开坯过程将坯料轧至目标宽度,冷却至180~240℃,重新加热到1240~1260℃,均热30~50min后出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轧制是对钢板进行分区控温,控制钢板上、下表面温度差≤15℃,边缘、中心表面温度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和精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幅中厚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阶段控冷矫直过程中,所述高温预矫直是在精轧完成后将钢板空冷至ar3~ar3+30℃直接矫直;所述中温矫直是将钢板以15~20℃/s的速度水冷至550~580℃,均热10~30s后矫直;所述低温矫直是将钢板以3~8℃/s的速度风冷至200~300℃,均热30~60s后矫直,最后将钢板入垛缓冷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英刘文鉴钱亚军高擎刘吉文刘丹张青学熊祥江彭宁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