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737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及系统,涉及遥感图像处理及土壤湿度反演领域,方法步骤包括:采集待反演的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数据;基于所述处理后数据,得到模型输入特征;构建多模态跨分支融合网络模型;训练所述多模态跨分支融合网络模型,得到最终模型;利用所述最终模型,完成对土壤湿度的反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模态跨分支融合网络通过1D‑CNN、Transformer和BP模块处理多模态数据,利用交叉融合和叠加融合模块整合特征,有效提升土壤湿度反演的精度和效率。同时,通过1D‑CNN深入挖掘时延波形特征,并结合地表特征增强模型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图像处理及土壤湿度反演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星载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传统统计回归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传统统计回归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但该类方法所考虑因素较少,反演模型简单,反演精度相对较低;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采用观测数据与标签进行端到端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强且鲁棒性较好。但目前机器学习反演算法输入数据通常为ddm图像及辅助特征,忽略了gnss-r的另一种重要观测数据:时延波形。时延波形是散射功率随时间延迟的函数,也是ddm图像的一维表示形式,时延波形对于分析地面目标的散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时延波形,可以得到前沿斜率、后沿斜率、反射信号时延和功率的分布情况等显性特征,但人为提取有遗漏部分信息的缺点,利用深度学习可以充分挖掘时延波形的深层次隐藏特征。

2、对于ddm图像,目前大多学者仍然采用cnn模型来提取其特征,cnn在对ddm图像进行卷积运算时,对局部特征有较强的依赖,无法捕获图像的全局信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反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利用参数化水云模型校正地表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MAP数据中的地表粗糙度系数针对反射率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DDM图像包括:原始计数DDM图像、模拟功率DDM图像、双基雷达散射截面DDM图像以及有效散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反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利用参数化水云模型校正地表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map数据中的地表粗糙度系数针对反射率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ddm图像包括:原始计数ddm图像、模拟功率ddm图像、双基雷达散射截面ddm图像以及有效散射面积ddm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d-cnn模块由卷积层、池化层、归一化层三部分组成;所述1d-cnn模块用于处理一维数据,提取时延波形中的潜在信息,具体工作流程包括:将三种时延波形首尾连接输入到1d-cnn中,然后,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传递到卷积层;卷积层对输入数据执行卷积运算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冬梅王阳王斌戴嵩丁琴王显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