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12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包括:桩板墙结构,包括沿坡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桩板墙和第二桩板墙,第一桩板墙顶部向上延伸至陡坡表面;筏板,通过若干钻孔桩设置于两个桩板墙之间,且筏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桩板墙相连,其中,筏板靠近第二桩板墙一端与第二桩板墙顶部相连,筏板靠近第一桩板墙一端与第一桩板墙的连接点距第一桩板墙顶点的距离为第一桩板墙整体长度的1/3‑1/2。所述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通过将桩板墙、钻孔桩和筏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桩板墙和钻孔桩相互辅助,能在减少钻孔桩数量、桩板墙截面面积以及降低混凝土用量的同时,保证陡坡软弱土层路基的安全稳定性并增强过渡段抵抗上覆荷载的抗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


技术介绍

1、铁路列车组速度从160km/h、250km/h刷新至350km/h,随着铁路速度的一次次刷新,对路基工程沉降控制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铁路线位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过陡坡填土、膨胀土、富水全风化花岗岩区域,但由于填土、膨胀土、富水全风化花岗岩的松散型、膨胀性、遇水软化性等土体特性,往往会导致铁路过渡段建设或运营期间产生较大变形或不均匀沉降。

3、现有高速铁路软弱土层桥路过渡段路基常采用桩板墙支挡边坡,以抵抗边坡下滑力;采用桩板(筏)结构或复合地基加固地基,防止路基产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然而,支挡工程与地基加固工程均为独立工程,分别发挥自身作用,使得土工结构物需要较大截面积或较多数量才能满足陡坡地区桥路过渡段稳定变形要求。

4、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桩板墙、钻孔桩和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桩板墙顶部伸至陡坡外,底部伸至岩土层中,且第二桩板墙伸至岩土层中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桩板墙整体长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为钢筋混凝土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0.6-1.0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桩板墙顶部伸至陡坡外,底部伸至岩土层中,且第二桩板墙伸至岩土层中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桩板墙整体长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为钢筋混凝土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0.6-1.0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陡坡软弱土层的整体桥路过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墙上沿路基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与钢筋混凝土板上的纵向钢筋相连的桩板连接筋。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姚成志李立李时亮王亚飞王岩岳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