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10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外壳,所述注射外壳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注射外壳外侧固定连接有护翼,所述护翼上端设置有收拢翼,所述护翼上端开设有凹槽一。该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设置了推注组件,推注时限位块与竖槽对准插入,直至活塞本体与注射外壳的内壁顶端相接触,完成药液注射,注射器推注完成后,转动推注组件,限位块旋入环槽中,转动限位圈与针座螺纹分离,拉动按压板即可将注射针组件拉入注射外壳内,将连接管与连接座螺纹分离,将按压板和连接管与顶管螺纹锁紧,按动连接座,针头随活塞座沿注射外壳移动,针头插入垫片的插针槽中,随着针头持续受力与垫片接触挤压针头受损自毁,避免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1、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在医疗环境中,使用后的注射器若被错误处理或回收,可能导致感染传播或交叉污染,使用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能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 111658898 a,公开了:自毁式安全注射器,该自毁式安全注射器,采用密封件同时实现密封及限制针头座向后的移动,取消了密封圈的使用,起到了一物两用的作用,使得注射器能实现自动化组装,限制针头座向后移动处即密封处,减少了注射结束后药液在针筒内的残留量,密封件扩张件进行支撑,扩张件不易老化,使得密封件能稳定地与环状限位部形成配合,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与限制针头座向后移动的可靠性,自毁时当扩张件向后移动至卡接部扣在连接头的抵挡部时,扩张件与针头座沿前后方向形成联动,针头座也一同向后移动而使针头最终被拉入针筒内进行自毁,但是该自毁式安全注射器,采用密封件同时实现密封及限制针头座向后的移动,密封件老化后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外壳(1)外侧设置有刻度线(2),所述注射外壳(1)外侧固定连接有护翼(3),所述护翼(3)上端设置有收拢翼(4),所述护翼(3)上端开设有凹槽一(5),所述凹槽一(5)上端设置有防滑条一(6),所述注射外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管(7),所述顶管(7)外侧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注射外壳(1)内壁开设有辅助槽(9),所述注射外壳(1)内部顶端设有圆槽(10),所述圆槽(10)上端开设有斜槽(11),所述斜槽(11)内壁开设有插槽(12),所述顶管(7)上端设置有限位圈(13),所述注射外壳(1)内部设置有注射针组件(14)和...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外壳(1)外侧设置有刻度线(2),所述注射外壳(1)外侧固定连接有护翼(3),所述护翼(3)上端设置有收拢翼(4),所述护翼(3)上端开设有凹槽一(5),所述凹槽一(5)上端设置有防滑条一(6),所述注射外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管(7),所述顶管(7)外侧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注射外壳(1)内壁开设有辅助槽(9),所述注射外壳(1)内部顶端设有圆槽(10),所述圆槽(10)上端开设有斜槽(11),所述斜槽(11)内壁开设有插槽(12),所述顶管(7)上端设置有限位圈(13),所述注射外壳(1)内部设置有注射针组件(14)和推注组件(15),所述注射外壳(1)下端设置有连接凸沿(17),所述连接凸沿(17)外侧螺纹连接有封盖(16),所述封盖(16)下端开设有圆孔(18),所述封盖(16)下端开设有滑动槽(19),所述封盖(16)上端设置有挡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翼(4)呈向上的弯曲状结构,所述凹槽一(5)与凹槽二(1512)竖截面均呈弧线形结构,所述防滑条一(6)与防滑条二(1513)均采用硅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2)的刻度与辅助槽(9)相对应,单个所述辅助槽(9)呈三分之一圆周长度的弧形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红兰王英伟田觅罗孟强马鸿韡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