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内导管、输送组件以及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99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7
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架、内导管、输送组件以及输送装置,支架本体具有轴向贯通的支架内腔,支架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支架内腔的支架窗口,支架本体包括在轴向上分布的束缚区段和非束缚区段,支架窗口位于束缚区段和非束缚区段之间,第一束缚件设置在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用于辅助束缚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使得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部分展开。支架可以在植入体内后实施半束缚技术,这种半束缚技术能够增加支架开窗的操作简易程度,其既能保证主腔内的血供,也能方便对支架窗口和分支血管的超选,而且非束缚区段已经贴合血管,后续的超选也不会轻易让支架移位,支架的夹持技术同样让超选具有更多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支架、内导管、输送组件以及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腔内治疗技术及介入器材的日益进步,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凭借其微创、降低死亡率、围手术期发病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得到广泛认同,已逐步取代传统开放手术作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随着术者对于腔内修复术的学习加深,对于各重要分支血管的重建,目前很多术者都在直管型支架上采用原位开窗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或者采用一体化带分支支架的支架系统,拓展了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范围,然而,无论术者采用哪种手段进行支架植入,对于分支血管的通路建立都至关重要。

2、对于原位开窗技术,大多利用穿刺针或者腔内激光穿孔技术,在直管型支架上打孔,然后利用球囊扩孔,完成开窗,通过此窗口超选分支血管,再植入分支小支架,保证分支血管的血供。对于预开窗技术,目前多是厂家在支架制作过程中,预先加入了窗口,也有术者在术中对支架进行现场开窗,然后重新安装支架,再植入到病人体内,植入支架后继续利用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穿过主体支架的预开窗位置,选入到分支血管,通路建立完成,然后引导分支小支架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在轴向上分布的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和一个所述束缚区段,所述束缚区段位于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之间,所述支架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窗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和所述束缚区段的两个交界处;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件采用为第一束缚线圈,所述第一束缚线圈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线圈包含两个单元线圈,两个所述单元线圈均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所述第一束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在轴向上分布的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和一个所述束缚区段,所述束缚区段位于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之间,所述支架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窗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非束缚区段和所述束缚区段的两个交界处;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件采用为第一束缚线圈,所述第一束缚线圈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线圈包含两个单元线圈,两个所述单元线圈均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束缚区段,所述第一束缚线圈中的一个所述单元线圈用于穿设另一个所述单元线圈,并在穿过另一个所述单元线圈的线圈部分构建出束缚半孔通道。

5.一种用于输送组件的内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包括: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一朱永锋高阳姚禹单文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